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隨之帶來的損傷也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在運動后身體某些部位出現疼痛劇烈、尖銳,并在做特定動作時疼痛加重,就有可能是身體受到了損傷。
運動損傷可分為慢性損傷及急性損傷兩種,慢性損傷包括腰肌勞損(慢性腰痛)、膝蓋痛等;急性損傷較為嚴重且癥狀一般顯而易見,比如關節的扭傷、撞擊、韌帶損傷、肌腱損傷、肌腱急性炎癥等,通常即刻發生疼痛。
什么原因造成運動損傷?
1、運動準備不充分
為了防止運動不充分造成運動損傷,運動前做符合一定強度、一定時間的準備活動可使得身體各關節周圍的肌肉代謝過程加強,加大肌肉中毛細血管開放量,讓身體各部位關節腔中的滑膜液變多,從而有效地防止身體各部位肌肉和關節拉傷或者損傷。
2、場地問題
場地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現在的運動場地主要分為水泥場地和塑膠場地兩類。其中,塑膠場地可以緩解運動中膝蓋的受到的沖擊,同時具有防滑效果,因此可對身體其它部位起到保護作用。此外,如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摔倒,塑膠場地還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運動后的摔傷。而在水泥場地運動時,由于水泥密度大硬度強,沒有彈性,所以在做跑、跳、投等動作時,不僅不會減小膝關節的受重負荷,反而還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和受力度,進而造成膝關節運動性損傷。
3、關節負荷量過大
關節在長期伸屈和受力中髕骨之間會發生頻繁的摩擦、相互撞擊等,致使關節軟骨面磨損從而引起髕骨勞損,時間長了就會引發關節磨損性損傷,出現行動不便、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等,用手按膝關節前邊的髕骨還會伴有疼痛或者咯吱咯吱的摩擦感。長期不注意保護則會引發淺表軟骨細胞壞死,最終造成損傷。
運動損傷改善方法可參考如下幾點:
1、有益合理鍛煉
運動時應進行合理有益的訓練活動,促進肌肉、關節、韌帶的功能恢復和強鍵,同時提高整個機體的健康水平。此外,訓練內容決定身體局部活動的范圍和承重負荷大小,需要合理控制訓練的質和量才能防止運動損傷。
2、做充分準備
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可以讓身體達到一個最好的運動狀態。如果機體從一個相對安靜的狀態進入劇烈的運動狀態,則需要一段充分的時間來做準備活動,方便身體從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上了解掌握運動節奏,來最大限度減少在運動中可能遭遇的損傷。
3、藥物調節
當關節受到較重損傷時,應使用藥物調節以防惡化,達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等效果。相比較西藥,中藥在此類治療中比較溫和不刺激,更容易被身體吸收,例如玉林制藥正骨水就含有香加皮、土鱉蟲、橫經席、千斤拔、穿壁風、鷹不撲等多種中藥材,滲透速度快、起效時間短,可在家中常備以防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