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中燈盞花的使用方法
滇南本草是我國現(xiàn)存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部古代地方本草,也是一部列入“本草必讀叢書”,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的醫(yī)藥名著。這里面關于燈盞花的記載有很多,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滇南本草中燈盞花的使用方法。
燈盞花的功效
燈盞花性味辛、微苦,溫,歸心、肝經(jīng)。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經(jīng)活絡、消炎止痛的功效。目前燈盞花在臨床上除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外,在糖尿病、腎病、頸性眩暈、老年性疾病的治療上也有較好的療效。
燈盞花的特點
燈盞花的有效成分清晰,藥理活性較強且單味藥材即可組方成藥,藥材成分安全性高,綜合特性與銀杏葉相似,目前燈盞花在臨床上除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外,在糖尿病、腎病、頸性眩暈、老年性疾病的治療上也有較好的療效,部分產(chǎn)品已具備高等級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市場前景廣闊,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jīng)濟效益,也將是下一個能夠實現(xiàn)國際化的植物藥。
內(nèi)服:煎湯;或蒸蛋。外用:搗敷。
“味苦、辛,性溫。小兒膿耳,搗汁滴入耳內(nèi)。左癱右瘓,風濕疼痛,水煎,點水酒服。”這是明代醫(yī)學家蘭茂編著的《滇南本草》對燈盞花的描述。
在云南民間,特別是瀘西、彌勒一帶,自古以來就有采挖野生燈盞花進行食療的秘方:用燈盞花15-25克調(diào)雞蛋蒸吃或燉肉服,可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腦炎后遺癥,以及風濕疼痛。
燈盞花的選方
1、治感冒頭痛,筋骨疼痛,鼻竅不通:燈盞細辛,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2、治小兒麻痹后遺癥及腦炎后遺癥癱瘓:燈盞細辛二至三錢。研末,蒸雞蛋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小兒疳積,蛔蟲病,感冒,肋痛:燈盞花三至五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4、治牙痛:鮮燈盞花全草,搗爛加紅糖敷痛處。(《云南中草藥》)
5、治疔毒,癤瘡:燈盞細辛,搗爛外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以上就是關于滇南本草中燈盞花的使用方法的一些介紹,相信大家對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到,燈盞花從很久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jīng)開始在使用它,到現(xiàn)在仍然發(fā)揮著它對于心腦血管病巨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