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或致腎炎需慎用 腎炎禁用藥物有哪些
在國內,止痛藥的銷量僅次于抗感染藥物,排名第二。專家表示,止痛藥不能亂用,因為,自行服用止痛藥可引發腎炎。眾所周知,藥物不是食品,更不是預防保健品,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副作用所損害的范圍與藥物本身的特性有密切關系。尤其大量化學合成藥物的廣泛應用,導致了一系列令人困惑而難以防治的損害,多稱之為藥源性疾病。長期服用藥物對腎臟的壓力是很大的,可是很多人都不得不依賴藥物治療疾病,但是你是知道么,長期服用藥物給人體的壓力是很大的?
非處方止痛藥銷量驚人
一項針對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用藥習慣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6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在自行使用止痛藥。還有,80%的人出現疼痛、感冒等不適癥狀時會自行買藥治療,最常買的藥物就是止痛藥。在中國,止痛藥銷量驚人,僅濟南一個城市,每個月就要銷售兩萬多盒止痛藥。粗略推算,全國每年在零售藥店銷售的止痛藥就有上億盒。對此,專家表示,濫用止痛藥危害大,如,可能引發腎炎,應慎用。
亂服止痛藥的危害
亂吃止痛藥存在的潛在危險,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首先是對胃腸道的刺激。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藥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嚴重的胃腸反應,誘發胃潰瘍,甚至胃出血及穿孔。如在吃鈣片時同時服用止痛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會大大增加。
其次是導致腎臟損傷。由于止痛藥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可能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腎功能不全等。
第三,引發血液系統疾病。長期服用止痛藥可導致白細胞減少,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第四,可能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發布聲明,稱非甾體消炎藥均有潛在的心血管風險。
第五,產生心理依賴。長期服用難免會對止痛藥產生心理依賴,增加患者的焦慮情緒,導致“越吃劑量越大”、“藥不離身”等現象。
腎炎禁用藥物有哪些
腎臟損害是目前令人關注的臨床問題,腎臟病患者往生由于應用腎毒性藥物而使腎功能急劇惡化。由于腎臟血液供應量極大,目的是作為濾過器而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其血液量占全身的1/4,比任何器官均大,一方面利于充分發腎臟的功能,另一方面大量藥物流經腎臟。藥物抵經腎臟時,有許多藥物需經腎臟代謝而排出體外,又由于腎小管對某些藥物具有重吸收及排泌作用,這樣在腎小管內的藥物濃度就很高,腎臟受損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加上腎臟內腎小球毛細血管的濾過面積很大,藥物與之接觸的面積相應也就很大。種種因素,表現出腎臟作為藥物的代謝器官之一,反之又易為藥物所損害。
藥物對腎臟的損害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損害,如腎毒性藥物可以直接損傷腎小管,與藥物的濃度有關,再如磺胺類藥物的結晶可引起腎臟的梗阻等等機械性損害。另一種是間接損害,其損害方式很多;主要有變態反應性損害、免疫復合物性損害、血流動力學和流變學改變的損害、電解質紊亂而引起的損害,藥物對腎臟的損害可以直接導致到腎小管壞死;滲透性腎病;腎炎或腎小球其它改變;梗阻性腎病等。
同時,對已有腎功能減退者,如老年人、慢性腎臟病患者,更常見的是導致腎功能的進一步減退。引起腎臟損害的藥物主要有:鎮痛藥、維生素a、d青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藥、二性霉素b、抗結核藥等抗生素,乙醚、環丙烷、嗎啡、一氧化碳等藥,滲透性利尿藥、汞利尿劑、苯噻唑類利尿劑等大多數應用不當的利尿藥,各種造影劑,抗腫瘤藥物,表霉胺等。應當注意的是有些藥物往往是腎臟病人的常用藥,如利尿藥等,因此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忌自購自服藥物,腎臟病人最好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里治療急性腎炎比較好?
2024-10-21腎竇分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為何女性在孕期易患腎盂腎炎?
2024-10-21慢性腎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重復腎的發病率究竟如何?
2024-10-21急性腎盂腎炎是怎樣引起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1慢性腎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急性腎損傷如何治療,能否恢復正常?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