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宜清不宜補
腎炎宜清不宜補
患急、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高血壓性腎炎,糖尿病性腎炎,腎盂腎炎等病人,輕者可無任何自覺癥狀,重者可有性命之虞。祖國醫學認為:腎炎主要是因濕熱或濕濁蘊結于體內,故有一系列貌似“虛”,實不虛的癥狀:四肢浮腫、困倦嗜睡、胃脘滿悶、小便短少混濁、大便溏泄、舌苔膩或黃膩等。
既然病不屬虛,腎炎的治療及飲食都應該是宜“清”不宜“補”的。若腎炎病人認為自己腰酸、乏力、胃口不開,自感很“虛”,而妄自進補人參、鹿茸、甲魚之類大補之品,或每天吃高營養、高脂肪的滋膩之品,或飲用某些“滋補藥酒”等助濕生熱之品,都能導致體內的濕熱更加沉重。
腎炎治療上的“清”,具體又可以分為藥“清”和食“清”。在用藥上,針對濕熱內蘊的病理特點,常用黃芩、白茅根、薏苡仁、茯苓皮、黃柏、車前草等有清熱利水作用的中藥。在飲食上,我們首先要求患者日常飲食以清淡平和為主,另外常吃一些對腎炎有治療作用的食物。這些食物的性味也大多比較平和,或偏寒,能清利熱濕或健脾化濕。
常用的食療法有:每天用50克玉米須泡茶飲用,或用30克冬瓜皮(或西瓜皮)煎湯代茶。用適量赤小豆、米仁、黑大豆一齊煮粥,或用薺菜加米仁煮粥,經常服用。黑魚、鯉魚湯有利水除濕作用,可常吃。熬湯時加適量赤小豆、米仁和茯苓,效果會更好。其它對腎炎病人有益的食物還有絲瓜湯、蓮子粥等。
另外,腎炎病人患病日久,也往往伴有乏力倦怠、氣短懶言等“虛”的征象。此時如果舌苔薄、胃口好,可以用黃芪10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蓮子肉8克,與老鴨200克一起燉湯服用。此方清補,服用適當是可以增強體質的。當然,腎炎病人是否能夠進補、怎樣補,應該由醫生來決定。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里治療急性腎炎比較好?
2024-10-21腎竇分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為何女性在孕期易患腎盂腎炎?
2024-10-21慢性腎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重復腎的發病率究竟如何?
2024-10-21急性腎盂腎炎是怎樣引起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1慢性腎炎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1急性腎損傷如何治療,能否恢復正常?
2024-10-21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