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主要看尿液狀況 腎病綜合征如何護理
腎病綜合征有4個主要特征,即高膽固醇血癥、全身顯著水腫、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腎病綜合癥早期癥狀非常輕微不易察覺,導致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延誤病情,其實腎病綜合癥早期是可以發現的。
怎么發現早期腎病綜合征
1、患者會出現腰痛的癥狀
腰痛是患者朋友最容易忽略的癥狀之一,大多數患者會認為腰疼是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勞累所致。實際上出現無明確病因的腰背酸痛,應及時到醫院檢查腎臟、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2、患者的尿量會發生變化,或高或低
當患者的腎臟出現異常時,患者的尿量也會發生變化,正常人來講,每天排尿量大概為4-8次。如果沒有發熱、大量出汗、大量飲水等,小便量出現驟減或陡然增多時,應該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看看是不是得了腎病綜合征。
3、患者小便時,會出現泡沫變多
其中泡沫增多說明尿液中排泄出來的蛋白多,很有可能是典型的蛋白尿,這是腎病綜合征的典型癥狀。即:腎性蛋白尿。
4、部分患者會出現水腫
患者在起床后,眼皮或臉部多會發生水腫現象,午后多消退。若過于勞累會使水腫加重,休息后便減輕。嚴重水腫會出現在雙腳踝內側、雙下肢、腰骶部等。
5、患者的尿液會變色
患者的尿液也會出現一些變色,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尿液非常渾濁如淘米水樣,此時應立即就診。
如何預防腎病綜合征
1、戒煙,忌酒。每個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長期吸煙不僅對肺部造成大量傷害,更對全身多個臟器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腎臟也不例外。長期吸煙會導致腎臟濾過能力受損,增加尿蛋白的風險。而在通常情況下,酒可以少喝一點,但絕對不能多喝,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2、少喝飲料,多喝水。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飲料的種類大大增加,很多人貪圖飲料的口感而愛不釋手,淡漠了白開水的飲用。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飲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學成分,這些化學成分要在人體內分解,代謝,會大大增加腎臟負擔。而且飲料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有害物質,在代謝過程中會損傷腎功能。
3、正常排尿,不憋尿。很多上班族工作一忙起來,就會忙于手頭的工作而憋尿,而很多不上班的老年人在大牌或者下棋的時候也會憋尿,這對于腎臟來說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尿屬于人體的代謝廢物,要及時排出體外,如果長時間憋尿會導致腎臟代謝功能受壓抑,還會導致有害物質濃縮,從而損傷腎臟。
4、不盲目補腎,不盲目吃藥。腎病是西醫觀點,而中醫上說的腎虛并不等同于腎病。很多人分不清楚,也受了很多廣告的誤導,就盲目把性功能同腎功能等同起來,盲目進補,甚至采用服用藥物的方式。而很多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腎毒作用,這對于腎臟是有很大傷害的。
5、腎病綜合征的護理方法還有適當運動,講究衛生。適當的體育運動對疾病的恢復有益。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但應注意鍛煉的時間,以早晨及傍晚為宜,切不可在中午或陽光強烈時鍛煉。游泳雖是夏季運動的好項目,但由于游泳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以及游泳場地的衛生得不到保證,建議患者不要游泳。
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措施
1、休息環境:患者應選擇舒適的休息環境,嚴重水腫、體腔積液應臥床休息,水腫消失、一般情況好轉可起床活動。室內每日通風2次,每次15分鐘~30分鐘,室內每周紫外線消毒一次。
2、防止感染:防止患者感冒,注意口腔、飲食衛生。
3、衣物要舒適:患者應選擇寬松全棉內衣,舒適松口軟布鞋,做好皮膚清潔護理。
4、正確使用藥物:應根據醫囑正確使用擴容劑、抗凝劑、利尿劑、白蛋白等,觀察療效及副作用。靜脈補液時應控制輸液速度和劑量,盡量避免肌肉或皮下注射。
5、定期監測:應定期檢測患者血電解質、血清蛋白的情況,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監測體重。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博、血壓變化,有惡心、頭暈、腰痛、肢體麻木、疼痛、少尿或無尿等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6、飲食: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限制水、鈉(每天應小于3克)、鉀的攝入量(尿少時應限制鉀的攝入量)。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