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前要分清陰虛陽虛 腎陰虛和腎陽虛如何區分
男性朋友在考慮吃什么補腎時,一定要分清陰陽,先弄清自己是哪種腎虛。比如腎陰虛火旺,如果使用溫熱的壯陽食物和藥物,等于是火上澆油。反過來說,腎陽虛怕冷,你再用一些滋陰的東西,等于是雪上加霜,病人同樣也受不了。盲目亂補,只會越補越虛。因此,對于腎虛患者來說,掌握一些辨別陰陽兩虛的方法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總的來說,腎陽虛主癥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腎陰虛的主要表現是腰膝酸軟,五心煩熱……在具體辨別時,悅色紅藍的專家認為可以通過觀精神、觀寒熱、觀舌相、管面色等方法,進一步確定是哪種腎虛。
觀精神
腎陽虛:神疲乏力,易疲憊,氣短懶語,抑郁寡歡
腎陰虛:精神不安易怒發火
觀寒熱
腎陽虛:怕冷,手腳冰涼。握手時感覺自己的手比別人的涼,吹風扇或是空調時總要比比人多穿衣服。
觀舌相
腎陽虛:舌苔白、舌苔厚
腎陰虛:舌苔少、舌苔薄、舌紅少津
觀睡眠
腎陽虛:嗜睡、多夢
腎陰虛:失眠多夢、夢囈磨牙
觀毛發
腎陽虛:須發易脫、頭發早白
腎陰虛:頭發易脫、牙齒松動
觀小便
腎陽虛:尿頻、尿急、尿不盡
腎陰虛:尿液成黃色
觀大便
腎陽虛:容易拉肚子或便秘
腎陰虛:大便比較干比較黃
專家介紹說,若是腎陽虛的話,就需要溫補腎陽,在日常飲食上,可以吃狗肉、羊肉、雞肉、豬肚、韭菜、刀豆、肉桂、泥鰍、牡蠣等食物,也可以吃澳仕康袋鼠精或者右歸丸進行治療。
若是腎陰虛的話,就需要溫補腎陰,在日常飲食上,可以吃哈士膜、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山藥、石榴、葡萄、枸杞、檸檬、香蕉、柑橘、甘蔗、銀耳、絲瓜、苦瓜等食物。也可以吃六味地黃丸或者左歸丸進行治療。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腎虛就只是腎虛,其實腎虛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的。那么到底怎樣辨別腎陰虛和腎陽虛呢?
腎虛是很多人,特別是男人的難言之隱。于是有的患者在用藥的過程中往往不咨詢醫生,而是直接自己選藥,這樣就導致了一系列用藥錯誤的情況出現。只有了解辨別腎陽虛和腎陰虛才會避免此種情況出現。
中醫所指的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
腎陰虛:主要癥狀是腰膝酸軟,五心煩熱,更會有以下諸癥:眩暈耳鳴、形體消瘦、失眠多夢、顴紅潮熱、盜汗、咽干、男子陽痿,遺精早泄,婦女經少、經閉、崩漏、不孕、尿短赤黃。補腎陰虛的藥物多是甘寒藥,如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西洋參等,中成藥的代表是六味地黃丸。
腎陽虛,表現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疼、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畏寒怕風、腹瀉、身體浮腫等。此外,女子會出現不孕、遺尿、浮腫、性欲低下等癥狀。補腎陽虛藥物多是熱性藥,如附子、肉桂、鹿茸等,中成藥的代表是桂附地黃丸。
腎陽虛常用藥:桂附地黃丸,又名金匱腎氣丸。由附子,肉桂,熟地黃,山藥等組成。對于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等很有效果。相信大家都知道,治療腎虛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所以,在用藥方面也要注意連續使用,以免半途而廢!一般一盒桂附地黃丸能吃5天。
腎陰虛常用藥:六味地黃丸是治療腎陰虛的常用藥
腎陽虛和腎陰虛都有腰膝酸軟的表現;
區別:腎陽虛是腎臟陽氣不足,虛寒內盛表現的癥候;腎陰虛是腎臟陰液不足,虛熱內生所表現的癥候。
臨床表現:
腎陽虛腰膝酸軟而疼,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精神萎靡,面色晄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或男子陽痿,女子不孕;或大便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甚至腹部脹滿,全身腫脹,心悸咳喘。
腎陰虛腰膝酸軟,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男子遺精早泄,女子經少經閉,或見崩漏,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黃便干,舌紅少津,脈細數。
現代科學證明,當人發生腎虛時,無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證據表明,腎虛發生時,腎臟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腎臟的微循環系統亦會發生阻塞的問題,即腎絡會呈現不通。所以對于腎虛的治療應防治結合。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