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常乏力浮腫 春節尿毒癥如何飲食?
尿毒癥是如今的高發疾病,當患者患上這個病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當自己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后期,所以一定要多去了解尿毒癥的癥狀,這樣一旦發現疾病就可以積極的選擇治療減少尿毒癥帶來的危害。
尿毒癥的四個常見癥狀介紹
一是乏力。這可能是最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引起乏力的原因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于工作緊張和勞累。若稍加休息而癥狀好轉,則更容易誤導病人。
二是面色蒼黃。這是由于貧血所致。由于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時間內不會出現明顯的“反差”,就像人們在朝晚見面的相處中,難以發現各種緩慢發展的變化一樣。
三是浮腫。這是一個比較易于覺察的表現。但由于一開始癥狀較輕,也可能未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常見的癥狀是:早晨起床時,眼瞼浮腫,午后消退;勞累時,雙腳浮腫,休息后消失,這常被誤以為過度勞累引起的常常被忽略,若發展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患者的病已經很重了。
四是胃口不佳。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響消化功能所致。多數人不以為然。待病情發展出現腹部悶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此時,病情已特別嚴重了,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醫的重要原因。只能遺憾地說,就是在病情已經很重的時候,有些粗心大意或經驗不足的醫生,也未能引起警惕,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消化道方面,誤以腸炎之類的來診斷治療,忽略了基礎病變。
春節尿毒癥患者要注意“兩控兩限”
春節即將來臨,在闔家團圓、享受美味佳肴的時候,尿毒癥患者在吃的方面該注意些什么呢?關鍵把握“兩控兩限”:控水分攝入——由于過節一不小心可能攝入水分過多,易誘發或加重水腫、高血壓,甚至心力衰竭,表現為氣促、胸悶等。因此,對于尚未透析尿毒癥病友的水分攝入應“量出為入”,透析患者應控制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0.5~0.8公斤。若口渴怎么辦?可含小冰塊、薄荷糖或嚼口香糖,以促進唾液的分泌,消除口渴感。
限鈉、鉀攝入——為防止尿毒癥患者水腫和高血壓,幾乎所有患者都需要不同程度地限制鈉的攝入。大多數透析患者每天鈉攝入應限制在4~6克以內,嚴重的高血壓患者更需要嚴格限制鈉的攝入。如果患者飲食中鈉得到很好控制,水的攝入也就容易控制。
因此,節日期間的飲食仍以清淡為宜?;加心蚨景Y時腎排鉀能力明顯降低,常出現高血鉀而致心律失常,危及生命。鉀普遍存在于各類食品中,尤以肉類、豆類為多,米面次之,蛋類較少。蔬菜中特別是菠菜、番茄,水果中橘柑、瓜類、香蕉等均含有較高的鉀。透析患者每日攝入的鉀應限制在2~3克。防止食入過多鉀的有效方法,除注意食物品種以外,應以煮的方式加工,煮熟后棄湯而食,因大部分鉀離子留在湯中。
控蛋白質攝入——尿毒癥患者蛋白質攝入應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7克,尚未進行透析治療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控制應更為嚴格。目前仍主張尿毒癥患者以進食優質、低蛋白飲食為主。所謂優質蛋白是指動物蛋白,以高效優質蛋白為主,如牛奶、雞蛋、各種瘦肉、魚和蝦等,1個雞蛋或150毫升牛乳所含優質蛋白量(含5-6克蛋白)相當于牛肉或雞肉12.5克和瘦豬肉或魚肉或鴨肉16.5克之多。低蛋白飲食是指每日蛋白的總攝入量在每公斤體重0.7克左右。上述蛋白質攝入原則既可保持患者的基本營養,又可避免疾病的惡化及并發癥的出現。另外,忌食動物內臟及大量海鮮,以免由于高尿酸血癥誘發痛風和加重病情。
限低脂飲食——尿毒癥多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并發癥,故其心血管并發癥常是造成死亡的首位原因。低脂飲食是降低血脂的基礎療法。首先盡量少攝入動物脂肪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豬肉和雞、鴨皮等;其次忌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手段,多采用清燉、涼拌等烹調方式;食用油宜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禁用豬油、牛油。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