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高血壓要謹防尿毒癥 高血壓怎么變尿毒癥?
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可以引起冠心病和腦中風。但對它與腎臟病的關系卻不太了解。其實,高血壓與腎臟病也經常相伴相生。尿毒癥是腎臟組織幾乎全部纖維化,導致腎臟功能喪失的結果。有數據研究證明,高血壓引發的腎衰竭病人增幅加速。所以,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很可能會引起尿毒癥。
高血壓如何變成尿毒癥
高血壓腎損害的發生率與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呈正相關。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吸煙、酗酒、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高尿酸血癥,這些因素相互影響,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害。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引起全身的小動脈硬化,從而導致心、腦、腎、眼底等多個靶器官的損害。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對心、腦的損害大家比較熟悉,如心肌梗死、腦出血及腦梗塞等,而它對腎臟的影響是隱匿的,往往不被察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如蛋白尿、血尿、水腫等,常常不可逆轉,嚴重者可發展為腎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或腎移植維持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高血壓與腎病可謂“形影不離”,高血壓本身會導致腎臟的損害。腎臟主要由腎小球組成,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團毛細血管網,如果長期的血壓升高會造成毛細血管壁的損害和硬化,引起腎臟缺血,導致腎臟功能減退,這樣逐漸發展,就會引起所有的腎小球硬化,最終出現腎功能不全。當進入尿毒癥期時,病人就需要透析或者腎移植進行治療。
高血壓患者如何預防尿毒癥
防治腎臟疾病的損害首先要嚴格控制血壓。同時,腎臟病本身也會引起高血壓,慢性腎臟病患者中高血壓的發病率高,由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也就是腎性高血壓。據統計,腎性高血壓占高血壓總人數的5%至10%,是繼發性高血壓的首位原因。可見,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互為因果的關系,任何一方面控制不好,都會引起惡性循環。
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查一查尿常規或腎功能,及早發現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改變。特別是初次發現高血壓,必須做全面檢查明確有無腎臟病變, 疑似腎性高血壓時要進行尿常規、血常規、腎功能、血脂、血凝指標測定及雙腎、腎動脈彩超檢查,必要時還要進行CT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尿毒癥有哪些早期癥狀
早期尿毒癥并非無任何蛛絲馬跡可尋,腎病患者應注意尿毒癥幾個不明顯的跡象,及時到醫院抽血檢驗腎功能的各項指標,就可以明確診斷:
1。輕微的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腸胃不適、腸胃出血、惡心、嘔吐;
3。夜尿、多尿、尿清(顏色變淡);
4。貧血、臉色變得蒼白或土黃;
5。全身骨頭酸痛或腰酸背痛;
6。月經不規則;
7。抽筋;
8。眼瞼或者下肢浮腫。
老年人大多都有高血壓,再加上老年人由于體質下降,更易患尿毒癥,那么老年人平時應該如何預防尿毒癥呢?
一、定期體檢
老年人應每半年或1年做1次健康體檢,體檢項目應包括腎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腎B超、尿液分析等。如果體檢發現異常,應該積極尋找病因,進行積極治療。
二、預防能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疾病發生
腎功能損害往往是尿毒癥的早期表現,對于已發生的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的疾病,如腎炎、腎結石等要積極進行治療,控制其發展并密切監測腎功能,最敏感的指標是肌酐清除率,應每3到6個月復查1次。
三、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與接觸有毒物質
一些藥物或是毒物可導致腎功能損害或是引發腎臟疾病,應該避免使用,常用的藥物有去痛片、撲熱息痛等,如果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可引起腎乳壞死、間質性腎炎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有可能發展為尿毒癥;常見的可導致腎功能損害的有毒食物有毒蘑菇、河豚等,在食用這些類食物時應該先確定是否有毒,不然不要食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