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井長信 主任醫師
榆林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小兒腦癱是一種由于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腦部非進行性損傷導致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綜合征。干細胞移植作為一種新興治療方法,其效果因人而異,且存在一定風險,如感染、免疫排斥、移植失敗、潛在的致瘤性等。 1. 治療效果:部分患兒在接受干細胞移植后,運動功能、認知能力等可能有所改善,但并非所有患兒都能取得顯著效果。 2. 感染風險:移植過程中,患兒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細菌、病毒等感染。 3. 免疫排斥:外來的干細胞可能會被患兒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影響治療效果。 4. 移植失敗:由于多種原因,如干細胞質量、移植技術等,可能導致移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5. 潛在致瘤性:雖然罕見,但干細胞移植存在引發腫瘤的潛在風險。 總之,干細胞移植在小兒腦癱的治療中仍處于研究和探索階段。家長應在充分了解其療效和風險的基礎上,與醫生共同決策是否選擇該治療方法。同時,綜合康復訓練等傳統治療手段對于小兒腦癱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義。
2024-12-01 16: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干細胞移植在小兒腦癱治療中具有一定潛力,但效果因人而異,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包括免疫排斥、感染、出血、移植失敗等。 1. 治療效果:部分患兒可能在運動功能、認知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并非對所有患兒都顯著有效。 2. 免疫排斥:患兒的免疫系統可能對移植的干細胞產生排斥反應,影響治療效果。 3. 感染風險:移植過程中,可能因操作或患兒自身免疫力低下引發感染。 4. 出血問題:手術過程中或術后可能出現出血情況。 5. 移植失敗:存在干細胞無法在患兒體內存活或發揮作用,導致治療失敗的可能。 總之,干細胞移植是小兒腦癱治療的一種探索性方法,其效果和風險需要綜合評估。家長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患兒的治療方案。
2024-12-02 07: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