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治療新突破!局部晚期患者3年無遠處轉移生存率提高至90%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馬駿教授團隊牽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等10個臨床研究中心共同開展了一項三藥聯合化療方案(多西他賽+順鉑+5-氟尿嘧啶,簡稱TPF)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大型前瞻性Ⅲ期臨床試驗(研究號NCT01245959),首次證實該方法有效。研究結果于近日在全球頂級腫瘤專業雜志《柳葉刀腫瘤》在線發表(2015年影響因子26.5分)。
該研究是近10年來,在優化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療方案的試驗中,唯一的一個可同時降低遠處轉移率并提高患者總生存率的三期臨床試驗,極大地推動了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放化綜合治療的進展。TPF誘導化療序貫同期放化療有望被國際指南采納,成為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標準治療方案。
中國的鼻咽癌發病率居世界之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4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其中以廣東最多,因此鼻咽癌也被稱為“廣東瘤”,以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統計數據為例,2015年全年收治新發鼻咽癌病例達4703例。由于鼻咽癌發病部位隱蔽,初次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70%以上已經伴有周圍顱骨侵犯和頸部淋巴結轉移,治療效果差。如何提高這部分局部區域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學者的研究重點。
鼻咽癌發病率世界地圖顯示中國發病最高(數據來源www.iarc.fr)
早在2006年,在中山大學5010臨床研究項目的支持下,馬駿教授團隊就發現國際指南推薦的同期放化療后給予強化的3個療程的輔助化療(雙藥方案順鉑+5-氟尿嘧啶,簡稱PF)不適于中國人,不能提高療效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研究成果于2012年發表于《柳葉刀腫瘤》。“一石激起千層浪”,文章發表當年,歐洲指南就迅速做出回應,采納了該研究結果。次年美國指南也做出了相應修訂,開始全球推廣應用。
然而,上一研究只是成功“減毒”,卻未能“增效”?!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馬駿教授團隊再接再厲,繼續邁開提高療效的研究步伐。通過仔細分析發現傳統治療策略未能“增效”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放療后,患者身體條件難以承受3個療程的化療;二是使用傳統的雙藥,沒有使用新藥,有效率不高。對此,2010年馬駿教授團隊再次聯合國內10家腫瘤治療中心,拔新領異開始探索在放療前使用新的化療方案。這種治療方案在鼻咽癌最常用的PF雙藥基礎上,加用新型的化療藥物——多西他賽(T),組成TPF方案,研究得到了深圳萬樂藥業有限公司的善助。
研究啟動會及研討會
馬駿教授團隊在查房及病例討論
研究自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共納入了480名病理確診為非角化型鼻咽癌的T3-4N1M0/TxN2-3M0患者(第7版UICC/AJCC分期)。結果發現,TPF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將3年無瘤生存率從72%提高到80%(p=0.034),3年總生存率從86%提高到92%(p=0.029),3年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從83%提高到90%(p=0.031)。從不良反應上來看,TPF誘導化療組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3-4度中性粒細胞下降、白細胞下降、腹瀉及口腔黏膜炎,但目前這些都有藥物可以控制,并在醫保目錄內。
病例示意圖:化療后腫瘤明顯縮小
生存曲線圖
(CCRT:同期放化療組;IC+CCRT:誘導+同期放化療組)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Michael T Spiotto教授在《柳葉刀腫瘤》發表同期述評,認為本研究的成功有如下幾個要點:
受益人群的精準選擇:相對于其他幾項類似的研究,本研究中排除了局部區域晚期患者中無區域淋巴結轉移(T3-4N0)的這一低遠轉風險的亞組,更精準的聚焦于高遠轉風險的人群,避免了“過度治療”。
有效方案的精準選擇:傳統的PF方案是有效的,但是強度仍不夠,多西他賽是一種紫杉烷類抗癌植物藥,與PF聯合(TPF方案)具有協同作用。研究顯示TPF較PF誘導化療可以顯著提高其他頭頸部腫瘤患者的總生存率。本研究選擇了TPF這一有效的誘導化療方案是患者生存獲益的關鍵因素。
參與單位通力協作完成的大樣本三期臨床研究:來自8個省份10所腫瘤治療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江西省腫瘤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480例病例,嚴謹的數據,使得誘導化療的效果得以體現。
嚴謹規范的研究實施:嚴格遵循國際CONSORT標準(臨床試驗報告的統一標準)的22項要求,逐一對照地設計、實施、以及報告此項臨床試驗,使得本研究的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牽頭全國10家醫療中心參與本項臨床試驗
研究者簡介
馬駿(通訊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鼻咽癌放療科首席專家?,F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長期從事鼻咽癌的放化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
孫穎(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鼻咽癌精確放療及正常組織保護。
李文斐(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主治醫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鼻咽癌放療及綜合治療。
陳念永(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院一級崗位專家。現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主持工作副主任、華西臨床醫學院腫瘤學教研室主任。長期從事腫瘤尤其是頭頸部腫瘤、及淋巴瘤的放化療綜合治療和個體化精準醫療。
張寧(共同第一作者):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F任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鼻咽放療科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放射治療。
胡國清(共同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腫瘤中心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專長和研究領域是腫瘤的放療及其綜合治療,尤其是在鼻咽癌等頭頸腫瘤的放療。
謝方云(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頭頸部腫瘤放療,特別是鼻咽癌綜合治療。
孫艷(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頭頸放療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是頭頸腫瘤的綜合治療、放化療不良反應評估及治療、靶向治療及基因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