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包瘡不是痱子 中醫這樣調理可治療膿皰瘡
膿皰瘡又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常發生在夏秋季,多見于嬰幼兒,好發于顏面、四肢的暴露部位。
膿包瘡不是痱子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臉上長了幾個小紅粒,以為是痱子就不留意,后來才發現,這些小紅粒開始在寶寶的臉上蔓延,經醫生診斷后才知道是膿包瘡。小朋友在夏天好發的皮膚病,首當其沖便是痱子。頭面部和軀干發紅、發癢,容易形成囊腫和毛囊炎,抓破后容易成為膿包瘡。嚴重的可能引起周圍淋巴結腫大,比如頸部和耳后淋巴結、腋下淋巴結、淺表淋巴結等。
游泳可能感染膿包瘡
夏季炎熱,最舒服的事情莫過于游泳了,但游泳時也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否則很容易引發疾病。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膿包瘡,潰爛后便結成蜜黃色的漿痂,一經接觸即會傳染,不少人就是在游泳時接觸到膿包瘡的液體感染的。
中醫內外調理 治療膿皰瘡
1、涂搽法
①黃芩、黃柏(各)10克,香麻油適量。前兩味共研細末,以麻油調成糊狀,外搽皮損處。每日4~5次,5日為1療程。
②將香麻油、柏子仁油等量混勻,放沙鍋內煎稠,放涼,裝入容器內備用。使用時,先用生理鹽水將創面清洗干凈,涂上香柏油。每日3~5次,2~3日即可痊愈。
2、擦洗法
①蒲公英30克,野菊花30克,馬齒莧30克。將上藥水煎,待溫后,輕輕擦洗患處。每日1劑,每日2次,一般2~7日為一療程。
②魚腥草15克,黃柏9克,白蘚皮9克。將上藥加水適量,煎取藥液,涼至室溫時反復沖洗患處。每日3~4次,一般4~6日可愈。
③鮮馬齒莧、鮮野菊花、鮮絲瓜葉、鮮地丁、鮮蒲公英。上藥不限定用量,任選1~2種,煎水淋浴,每日1次,一般5~8次可以痊愈。
④魚腥草50克,野菊花、蒲公英各30克。加水2500毫升,浸泡20分鐘,煮開5分鐘即可(不宜久煎)。此為一天量,分3次外洗,每次溫洗10分鐘,6天為一療程。洗前先用消毒棉簽將膿皰壓破,并拭凈膿液。
⑤輕者可用普通水先洗凈健康皮膚,避開膿皰。然后用馬齒莧30克、黃柏10克,煎湯。放涼后,清洗皰疹并濕敷即可。每日1劑。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哪里治療脫發好?
2024-10-21楚州區治療脫發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接吻后伴侶嘴角破損,自己嘴唇外起水皰
2024-10-21南和縣治療脫發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腋臭如何有效處理?
2024-10-21小孩晚上哭鬧且頭發稀少是缺鋅導致的嗎
2024-10-21寶寶嘴唇有白點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寶寶掉頭發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去除扁平疣的小妙招
2024-10-21濕疣是什么引起的
2024-10-21濕疣能治好嗎?一文詳解治療前景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