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長期不治的后果有哪些?
腳氣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是由于真菌、細菌感染所造成的。腳部脫皮、瘙癢甚至發臭,患者深受其害。患有腳氣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腳氣久病不治會有哪些后果。
1、丹毒
丹毒是腳氣引發的第一種炎癥。祖國醫學稱之為"流火",并對此早有記載,如《諸病源候論》中說:"丹者,人身體忽然赤,如丹涂之狀,故謂之丹,或發于手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足癬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驟,患者畏寒、發熱、頭痛、惡心、嘔吐和關節疼痛,體溫可升至39℃以上,同時患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白細胞升高。
腳氣較輕的患者僅在足踝部皮膚出現一過性紅斑,繼之脫屑,重者皮膚開始表現為紅斑片伴有腫脹,發炎的部位因為水腫而略高于周圍皮膚,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擴展迅速,觸之有熱感,壓痛明顯,有的患者紅斑水腫顯著,或有水皰形成。少數病人可出現局部組織壞死。年老體弱者,還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及敗血癥等合并癥。若丹毒反復發作,可導致淋巴管阻塞,發生慢性淋巴管水腫,久之,患處纖維組織增生,皮膚增厚、粗糙、變硬,就像大象的皮,俗稱"大象腿",醫學上稱之為"象皮腫"。
2、急性淋巴管炎(俗稱紅線)
此為腳氣引起的第二種炎癥。浸漬糜爛型或水皰型足癬在感染化膿時,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開始時,在足癬病灶處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很快有一條紅線自下而上,沿小腿向窩發展,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壓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癥狀,如畏寒、發熱、頭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療不及時,"紅線"可達腹股溝。
3、蜂窩織炎
這是腳氣所致的第三種炎癥,一般發生在足癬的病灶處。感染部位的軟組織比較疏松,炎癥易向四周擴散,有時可波及到深部組織,甚至達到肌腱和骨。皮膚表面明顯紅腫,并有顯著的凹陷性水腫,嚴重時其上可發生水皰,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病變中央常發生壞死,而較深的蜂窩織炎局部紅腫不明顯,只有局部水腫和深部壓痛。
患者有與淋巴管炎及丹毒基本相同的全身癥狀,如高熱、畏寒、乏力、厭食等。蜂窩織炎一般在一周左右形成膿腫,也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敗血癥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小兒蕁麻疹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萬盛區哪家醫院治療脫發效果佳?
2024-10-21青霉素過敏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周歲孩子頭發發紅是什么原因?
2024-10-218 個月嬰兒有濕疹能否打防疫針?
2024-10-21孩子疑似患濕疹該如何判斷和處理
2024-10-21如何有效預防產后脫發?
2024-10-21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