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干燥怎么辦?潤膚嫩膚家長可這樣做
和成人相比,寶寶的肌膚無論在功能上或結構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寶寶的皮膚嬌嫩,血管豐富,所以皮膚容易損傷和發炎。寶寶調節汗腺的功能還沒有完善,單位面積上出汗多,水分丟失快,皮膚更容易干燥。那么寶寶皮膚干燥該怎么辦呢?
(一)寶寶護膚3要點
要點一:清潔。清晨起床,要用柔軟的毛巾或紗布浸溫水給寶寶擦臉,注意五官部位的清潔,剛吃完奶或食物之后,特別要對嘴邊關鍵區域進行徹底清潔。不要用粗糙的毛巾給寶寶擦臉,更不要用堿性大的香皂給寶寶清潔。每晚臨睡前都要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并用嬰兒專用的柔濕巾給寶寶擦拭小屁股,不僅可以起到清潔的作用,同時還有潤膚的功效,有效防止紅屁股的出現。
要點二:保濕。爸媽除了要多讓寶寶喝水外,每天都要用濕熱的小毛巾輕輕地敷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寶寶專用的潤唇油或香油。臉部清潔完畢后,要及時涂抹嬰兒潤膚露、潤膚霜進行保濕;洗澡后要及時把寶寶全身擦干,然后用手把潤膚霜焐暖,輕輕地涂在寶寶身上,以此來鎖住皮膚所需的水分。
要點三:防曬。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脆弱,所以爸爸媽媽外出時要避免寶寶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強烈的陽光下。外出必要時,暴露的皮膚使用無刺激性不含有機化學防曬劑的高品質嬰兒的防曬品。
(二)寶寶潤膚3禁忌
禁忌一:忌偏食。寶寶的皮膚如同毛發一樣,遺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后天的調理也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營養的好壞至關重要,蛋白質使皮膚光澤柔潤;脂肪 不足量會導致皮膚干燥,色澤灰暗;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皮膚干燥脫落;鐵元素使孩子面色紅潤,鋅元素缺乏可誘發皮炎。因此,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寶寶容易得皮膚病,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調理其飲食習慣。
禁忌二:忌洗澡水溫過熱。冬天天氣寒冷,夜晚尤甚,因此很多寶寶很怕脫光衣服洗澡,媽媽也怕孩子著涼,便使用溫度過高的水給寶寶洗浴,但這更容易使寶寶皮膚瘙癢。給寶寶洗澡時應先放冷水,然后再放熱水,將水溫調試至37~40攝氏度。水量要多一些,以能蓋住寶寶身子為宜,洗澡時間不要超過l0分鐘。
禁忌三:忌衣著不當。要給寶寶穿著比較寬松、透氣的衣物鞋襪,如果衣服、特別是鞋子過緊不僅會限制寶寶的活動,而且不利于血液循環,這樣反而更不易于產熱,正確的保暖方法是要使寶寶全身,特別是手部、腳部的血液循環通暢。褲子方面,可以給寶寶穿著背帶褲,背帶褲的優點就是能護住寶寶的肚子;有些寶寶比較好動,那些腰部是松緊帶的褲子容易往下滑,這樣肚子就要受涼。另外還要指出的是,衣物太緊其實也不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
(三)寶寶美膚3妙招
妙招一:洗洗日光浴。在陽光明媚的冬日,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把寶寶帶出門去接觸暖暖的太陽光和新鮮的冷空氣吧!如果寶寶比較適應,就先讓寶寶露出小臉和小手來吧!然后,再適當地露一點小脖子、小胳膊什么的,或者減少件衣服。切忌不能給寶寶穿得太多、太緊,讓更多的陽光照到寶寶的皮膚上,又能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還能避免佝僂病。不過,可千萬別在餓肚子或者吃飽的時候鍛煉哦!
妙招二:吃出好皮膚。寶寶可以多吃一些雞蛋、動物肝臟、綠葉蔬菜和水果,一些富含充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食物。比如梨、菊花、芝麻、木耳、胡蘿卜、銀耳、石榴、荸薺、柑橘、柿子、萊陽梨等,這些食物都有助子寶寶保持皮膚新陳代謝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營養物質。其中以胡蘿卜含維生素A最高,而維生素A可使寶寶皮膚潤澤。另外,要讓寶寶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最好是喝白開水,如果不愛喝白開水也可以喝果汁和菜水。
妙招三:涂抹“保護膜”。冬天由于氣溫低,寶寶的皮膚尚未發育完善,寶寶出汗比較少,皮脂腺分泌的也少,皮膚很容易變干、變得粗糙。而寶寶又都愛動,容易造成皮膚皸裂,尤其是手指尖、腳跟和嘴唇等部位。因此要保持寶寶皮膚的柔軟和彈性,清潔和滋潤就顯得非常重要。在經常給寶寶用溫水洗手的同時,給寶寶涂上專用的護膚霜或膏,在寶寶皮膚表面形成一個保護膜,有效地保護寶寶的肌膚。
(四)寶寶嫩膚3注意
注意一:慎用成人護膚品。很多媽媽意識到寶寶肌膚冬季干燥不適,就給寶寶用成人保濕產品,但結果反而會引起寶寶肌膚不適,嚴重了還會有過敏現象。而且某些護膚品還含有激素,寶寶用了可能會導致性早熟。選用于寶寶皮膚護理的產品應該是溫和、無刺激的。就預防性皮膚護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減少與刺激性物質的接觸,并且保持皮膚的含脂量,后者對于保持皮膚的濕度很重要。
注意二:戶外活動要注意。冬季讓寶寶進行適宜的戶外活動有助于促進寶寶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還能預防某些皮膚病。因此爸爸媽媽不要“心疼”寶寶,讓寶寶多出外活動,接觸冷空氣和陽光,不要老讓寶寶在家呆著;外出時盡量減少裸露在外的肢體面積,如戴手套、穿厚襪、戴護耳帽或耳罩。如果局部已經發生了凍瘡,可搽些凍瘡膏、維生素E軟膏等。在外玩耍時,讓寶寶少玩沙土,可減少皮膚皸裂和生凍瘡的發生。
注意三:切勿濫用藥物。冬季寶寶皮膚容易起濕疹、尿布疹、異位性皮炎等皮膚病,父母應盡早帶患兒就醫,切勿不明病因便自行濫用藥物,因為很多藥物可引起藥疹,進而破壞皮膚,如青霉素、鏈霉素、阿司匹林、牛黃解毒片等,而且不是對癥下藥的話還會延遲疾病治療,令寶寶更加痛苦。在家護理時,父母應為患兒勤剪指甲,避免患兒抓撓皮膚。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手上起小水泡該如何處理
2024-10-22寶寶臉上長滿紅疙瘩是什么原因
2024-10-22肚臍眼癢癢是怎么回事?
2024-10-22為什么會起脂肪粒
2024-10-22女生第一次后下體大量流血怎么回事
2024-10-22陰部起痘且能擠出東西是怎么回事
2024-10-22臉上長了一些大塊斑是怎么回事?
2024-10-22指甲蓋出現小白點是什么原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