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最適合治腳氣 中藥偏方助你遠離癬菌
“一到冬天我的腳氣就好了,原本瘙癢的雙腳似乎不癢了,水泡、脫皮等不適癥狀通通消失。可奇怪的是一到春夏就會卷土重來,年年如此。”退休工人張伯說,他患腳氣很多年了,奇怪的是每年天一冷,腳氣就沒了癥狀,搞得他以為腳氣好了,便沒怎么注意衛生,可冬天一過,煩惱又來了。
皮膚科專家強調,腳氣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沒有癥狀就說明腳氣已經痊愈,這只是一種表象。冬季里,并不是真菌就不存在了,而是真菌進入了“冬眠期”。此外,真菌最佳的生長濕度為95%~100%,PH值為5-6.5,而冬季生長條件不合適,真菌處于休眠狀態,不會引起患者不適,致使患者認為足癬已愈。其實,寒冷的溫度根本凍不死引發腳氣的真菌。真菌能潛伏在皮膚角質層下,依靠角蛋白營養過冬。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腳氣患者,一到天熱的時候,腳氣會復發的原因。只要真菌沒被徹底殺死,就會等待機會再次作亂。
冬季腳氣癥狀減輕,很多人因此而忽視治療,殊不知,這其實浪費了治療腳氣的好時機,因為癬菌在這個時期處于“冬眠”狀態,對藥物抵抗力差,而且冬天雙腳干燥,有利于藥液滲透到角質深層,使藥效保持長久,故冬季用藥治療腳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家提醒,冬天治腳氣應注意堅持用藥至足夠療程,切勿半途而廢。同時要把鞋襪(包括皮鞋等)徹底消毒,注意個人衛生,以免再次感染。
現介紹幾則中藥治療手足癬的有效方,患者不妨一試:
▲取蛇床子、苦參、白蘚皮、黃柏、生百部各20克,雄黃、硫黃各10克,當歸15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外洗患處,每天1次,每次30分鐘,適用于各型手癬。
▲取白礬、五倍子、地膚子、蛇床子、苦參各30克,大楓子、川椒、黃柏各25克,共研末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1周備用,每天2次,取藥液浸泡患處,每次30分鐘,每劑可用7天,適用于各型手癬。
▲取雄黃、黃連各10克,苦參、土茯苓、防風、地膚子、荊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將前7味藥水煎30分鐘,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溫浸泡患處20分鐘,每天4次,每劑用3天,15天為1個療程。適用于各型手癬。
▲取生地24克,大黃18克,蛇床子、薟草、百部、大楓子、海桐皮各15克,木鱉子(切片)、紫草、杏仁、丹皮、當歸各12克,花椒、甘草各6克。將上藥浸入1000毫升麻油內2天,然后用炭水煎至藥色微黃為止,用細篩濾渣,再用蜂蠟450克放入杯內,將濾下的麻油趁熱倒入杯內,攪勻成膏,收貯備用。每晚睡前,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拭干后,取此膏涂擦患處。適用于手癬表皮干燥、脫皮、皸裂或水皰、奇癢。
▲取滑石、煅海螵蛸、制爐甘石各40克,赤石脂20克,硼砂15克,白礬、制乳香、制沒藥各10克,輕粉、鉛丹、冰片各4克。共研成細末,過篩和勻,將患處洗凈擦干,然后將藥粉均勻撒在趾縫間糜爛癢處,每天2次,適用于浸漬型足癬。
▲取苦參、地榆、胡黃連、地膚子各200克,將上藥切碎后放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過濾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搽患處,每天3次。適用于水皰型足癬。
▲取密陀僧30克,龍骨20克、爐甘石50克,輕粉3克,冰片3克,凡士林100克,將前4味藥研成極細末,然后加入凡士林調成膏劑,外涂患處,每天3次。適用于鱗屑型和增厚型足癬。
▲取土槿皮、蛇床子、透骨草、徐長卿、黃芩各30克,土茯苓、苦參、枯礬各20克,每日1劑,水煎取汁適量,浸泡患處,每天2次,每次30分鐘,適用于足癬合并感染者。
另外,由于手足癬可通過接觸傳染,因此患者應分開使用臉盆、腳盆、毛巾、拖鞋等物品,避免重復感染。直到皮損恢復正常后,還要堅持用藥1~2周。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水泡破了的腳氣能用克霉唑藥水嗎?其效
2024-10-24孕婦使用某物是否可行及對胎兒影響
2024-10-24濕疹反復,有哪些需注意的細節
2024-10-24冰黃膚樂軟膏屬于中成藥嗎?小孩能否使
2024-10-24手癬能否用達克寧治療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6 歲女性臉上多青春痘,能服氯雷他
2024-10-24喝養血生發膠囊后月經量變少咋回事
2024-10-24小孩有點胖且有蟲能吃磷酸哌嗪寶塔糖嗎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