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紺的病因有哪些
發紺是指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和粘膜呈青紫色改變的一種表現,也可稱為紫紺。這種改變常發生在皮膚較薄,色素較少和毛細血管較豐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那么,發紺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
(一)血液中去氧血紅蛋白增高
1。中心性發紺:由于心、肺疾病導致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引起。因呼吸系統疾病所引起的發紺稱肺性發紺,常見于呼吸道阻塞、重癥肺炎、肺淤血、肺水腫、大量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等。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發紺稱心性發紺,常見于法洛氏四聯癥等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其臨床特點為全身性發紺,除四肢末梢及顏面部(口唇、鼻尖、頰部、耳垂)外,軀干皮膚和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也可見發紺,且發紺部位皮膚溫暖,局部加溫或按摩發紺不消失。
2。周圍性發紺:由于周圍循環血流障礙所致。見于體循環淤血、周圍組織血流灌注不足、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如右心衰竭、大量心包積液、重癥休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寒冷刺激等。其臨床特點為發紺常出現于肢體末梢與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鼻尖等,發紺部位皮膚發涼,若加溫或按摩使之溫暖后,發紺即可減輕或消失。
3。混合性發紺:中心性發紺與周圍性發紺同時并存,常見于全心衰竭。
(二)異常血紅蛋白血癥
1。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可由伯氨喹啉、亞硝酸鹽、磺胺類、硝基苯、苯胺等藥物或化學物質中毒所致;也可因大量進食含有亞硝酸鹽的變質蔬菜引起“腸源性紫紺”。其臨床特點是發紺急驟出現,暫時性、病情危重,氧療青紫不退,抽出的靜脈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氣中也不能轉變為鮮紅色,若靜脈注射亞甲藍、硫代硫酸鈉或大劑量維生素C,均可使紫紺消退。還有極少數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為先天性,患者自幼即有發紺,有家族史,身體健康狀況較好。
2。硫化血紅蛋白血癥:凡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藥物或化學物質均能引起硫化血紅蛋白血癥,但患者同時有便秘或服用硫化物,在腸內形成大量 硫化氫為先決條件。此類發紺的臨床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可達數月或更長時間,患者血液呈藍褐色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