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部色素沉著的診斷方法
色素沉著是臨床操作中很常見的表現,這一現象與多種原因有關——生理變化、惡性腫瘤和全身性疾病等。某些條件下不僅唇部出現色沉,還可能發生在其他口腔內結構,其他粘膜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和其他器官。因此,患者唇部色沉的評估需要系統性的方法,包括完整病史、家族史、化妝品和藥物應用史和全身癥狀的診斷。體格檢查應記錄色沉的特殊顏色、圖樣和分布,進行完整的口腔內檢查、皮膚科檢查、毛發和指甲檢查、一般體格檢查等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時進行活檢和實驗室檢查。
唇部黑色素細胞
面部基底層黑色素細胞:角質細胞為1:4,唇部比例為1:10-15。
唇部色素沉著病變評估
1、排除血管性病變(中樞型紫紺、鮮紅斑痣、血管瘤、血腫和卡波濟氏肉瘤),方法是查看病變的顏色是否是紅色、藍色和紫色。
2、根據病變程度分類(單發、多發或者彌漫性)。單發性色素沉著病變——主要依賴形態學診斷;多發性和彌漫性色素沉著病變— —詢問患者發病年齡(嬰兒期/童年VS青春期/成年期)和系統性檢查。
單發性唇部色素沉著
唇部黑色素斑疹最常見于下唇,表現為孤立性、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均勻的深褐色斑(見圖3),發病率為3%,大多數以女性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30歲,病理生理組織檢查顯示基底部色素增加,尤其是表皮突前端,且真皮上部由輕度血管浸潤和色素失禁。黑色素細胞形態正常,未見異型性。
Fig 3 唇部黑色素斑疹
唇部出現孤立的灰、棕或藍色丘疹,應考慮為黑素細胞痣,其中60%為皮內痣,25%為藍色痣。生理上,黑色素痣與皮內痣是相同的,但存在痣細胞的交界性和粘膜內巢。
黑棘皮瘤是很罕見的良性病變,呈孤立性、無癥狀、邊界清楚、與皮膚平面持平或略高,有色素沉著區,可發于唇部、口腔黏膜、上顎和牙齦。突然創傷性刺激后可能引發,組織檢查發現棘層肥厚、基底層色素沉著,許多樹突狀黑色素細胞或透明細胞分散排列,所有層的粘膜上皮細胞沒有異型性。
無癥狀、生長緩慢、不均勻、褐色或黑色、不規則的邊界有不對稱斑點,腫塊迅速增大、潰瘍和出血是唇部黑色素瘤常見臨床表現(見圖4)。平均發病年齡為50歲,粘膜黑色素瘤比皮膚黑色素瘤雨后更差,5%生存率約為5%,雀斑,黑色素唇斑,斑,痣,黑棘皮瘤和黑色素瘤特點見表1。
Fig 4 唇部黑色素瘤
表1:各型色素沉著癥狀的診斷、臨床表現和病理表現。
色素性鮑溫氏?。≒igmented Bowen’s disease)和色素性鱗狀細胞癌很罕見,常見表現為色素沉著斑塊表面呈疣狀或潰瘍。
汞合金紋身(Amalgam tattoo)為口腔內色素病變,呈孤立性、灰色、藍色、黑色斑。常見部位包括唇部、牙齦,頰黏膜,腭裂。由汞合金填充材料(銀錫汞銅和鋅的混合物)沉積所致。
唇部多發性、彌漫性色素病變
發病年齡是重要依據,完整藥物史和體格檢查有助于評估是否全身累及。
嬰幼兒和兒童期發病、不累及全身
生理性色素沉著常見于亞洲人、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和含地中海血統的人種,猶太人出現的幾率為11.5%,通常前20年會逐漸發展,色素沉著呈斑狀,且對稱分布,其他累及部位包括頰粘膜、牙齦、鄂和舌。色素陳合作主要與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強有關,細胞數量沒有增加。
雀斑多見于皮膚白皙的人群,常分布在日光長期暴露的皮膚部位,呈多個均勻的淺棕色斑,包括口周皮膚和唇部。
太田痣為發生在三叉神經支配區域(第一支或二支)皮膚變色,呈單側、藍灰色、不規則斑。常見于亞洲人,早期多見。
遺傳性雀斑樣痣是非裔美國人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面中部和唇部有多個雀斑,不累及口腔黏膜,臀部、肘部、手和腳累及較少。
多發性唇斑(Multiple labial lentigines)可視為雀斑樣痣綜合征的一部分,包括黑斑息肉綜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圖5)、班德氏綜合征(Bandler syndrome)、豹斑綜合征(LEOPARD syndrome)、Carney綜合征和面中部雀斑樣痣。這些疾病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病年齡多在嬰幼兒和兒童早期。
Fig 5 黑斑息肉綜合征
青春期和成年期發病、不累及全身
多發性唇部黑色素斑是洛[吉耶]-亨[齊克]二氏綜合征(Laugier–Hunziker syndrome)的部分表現之一,可見于頰粘膜、軟硬腭、牙齦甚至指甲。
炎性黏膜疾病,尤其是接觸性唇炎,扁平苔蘚,天皰瘡,類天皰瘡,紅斑狼瘡等與色素沉積有關,會引起唇部色素沉著,在膚色深的患者中更為常見。
色素性接觸性唇炎,通常會出現在年輕的中年婦女上。病變特征為多發性、不明確深棕色斑或點和唇部彌漫性顏色加深,會出現瘙癢、燒灼、腫脹、水皰和鱗屑??赡芘c唇膏中含有過敏原成分(雙季戊四醇酯、蓖麻酸、異葵二酸、脂膠、季戊四醇松香、氫醌)有關。
一些全身性用藥也會引起唇部和口腔黏膜的色素沉著,見表2。
固定性藥疹通常始于邊界清晰的橢圓形斑或棕色點(見圖6)。常見的致病藥物有磺胺類藥物,四環素類非甾體類抗炎藥,巴比妥酸鹽和卡馬西平。
Fig 6 固定性藥疹通常始于邊界清晰的橢圓形斑或棕色點
21.5%煙民會引起吸煙相關的黑變病,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可能是雌激素與吸煙之間存在協同效應,累及唇部、前側牙齦和頰粘膜,色素沉著的強度取決于吸煙的持續時間和量,這種情況通常戒煙三年內消失。
青春期和成年期發病、累及全身
阿狄森氏病呈彌漫性、藍黑色黃斑沉著,可影響口腔內其他粘膜組織:舌、牙齦、頰粘膜、唇部。皮膚外的癥狀包括乏力,厭食,體重減輕,惡心,嘔吐,腹痛,便秘或腹瀉,低血壓。與庫欣氏病,納爾遜綜合征,肢端肥大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引起的色素沉著圖樣相近。
遺傳性血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典型表現為肝硬化、色素沉著和糖尿病,發病年齡在30-50歲。
重金屬中度是引起口腔粘膜變色的不明原因,通常唇部和牙齦緣呈現藍黑色變色,長期慢性暴露可能發生全身癥狀和相關體征,與金屬類型有關。
HIV感染也會引起唇部、牙齦、上顎和頰粘膜出現多發性口腔黑色素斑。原因不明,可由病毒和治療不當引起,一些個體出現色素斑可作為HIV早期診斷的依據,病變嚴重程度與疾病進展有顯著關聯。
治療
治療是基于診斷的基礎上做出的,確定致病因素(吸煙、接觸過敏原和藥物等)后,避免這些因素是相當關鍵的,可以使用抗炎藥物(局部和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外用免疫抑制劑)。良性病變和多發性雀斑樣痣綜合征(multiple lentiginosis syndromes)無需治療,除非患者存在美容方面的顧慮。已經報道二氧化碳激光和色素特定激光(Q開關Nd:YAG、翠綠和紅寶石激光)治療色素沉著效果不錯;使用氫醌治療唇部色素沉著安全性方面的數據仍很有限;惡性色素病變,可采用切除或Mohs顯微外科手術(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對于全身累及的患者,早期診斷和適當轉介是相當重要的。
結論
唇部色素沉著反映了先天或后天性疾病的廣泛變化,采取臨床方法觀察顏色、色沉圖樣和病變分布,再結合發病年齡、皮膚科和全身檢查,可做出鑒別診斷。臨床上推薦采取系統性檢查方法,某些條件下可借助組織學和實驗室檢查。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養顏膠囊配合
2024-10-24吃瀉立停過敏,吃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會
2024-10-24尋找治療牛皮癬的優質醫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藥物,擔心其在體內久留致不
2024-10-24腳氣能否用藥物治療,用哪種藥好?
2024-10-24小孩長濕疹,用某產品多久見效,適合嗎
2024-10-24使用氫鯤軟膏后出現脫皮癥狀正常嗎?
2024-10-24維A酸乳膏的效果怎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香港腳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義、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