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腳氣 遠離惱人之癢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特別是夏天,更是腳氣的高發期,腳氣反復發作,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而且還很容易傳染給他人,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造成淋巴管炎、丹毒、蜂窩組織炎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與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引起對腳氣的重視,及時采取措施治療腳氣,那么如何治療腳氣?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腳上的皮膚,角質層相對較厚,表皮細胞更新的時間較長,而且經常被鞋襪包裹,天氣一熱,會使局部溫度升高、濕度增大,表皮常常被浸漬變軟并有酸堿度改變,為真菌的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所以,最好能準備兩雙鞋子交替著穿,閑置的那雙鞋可以放在陽光下晾曬,保持鞋子干爽。容易出腳汗的人宜穿棉線襪,不宜穿不透氣的尼龍襪和膠鞋。在洗腳的時候,盡量避免堿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要注意趾間的清潔。在洗完腳之后,需用毛巾把腳擦干再穿鞋和襪子。
2、生活用品定期消毒:腳氣是可以通過接觸傳染的,特別是在家庭成員之間,很容易相互感染。所以,在家中的個人物品最好能專人專用,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洗臉、洗腳盆、拖鞋等物品,和腳氣患者的物品更要分離,減少相互感染的幾率。家中有腳氣的人要同時用藥一起治療。患者毛巾、浴巾等物品的定期清潔、消毒。單的消毒方式是把毛巾放在搪瓷盆中,用開水煮10分鐘,然后在陽光下暴曬。
3、減少公共物品的使用:公共浴池的地板、公共拖鞋上有大量的真菌寄生。所以,盡量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盡量減少在過濕過熱的環境下工作。避免共用剪刀和指甲鉗剪病甲。
4、謹防家庭鞋柜傳染腳氣: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柜里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干凈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柜里,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臟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氣或灰指(趾)甲。
5、勿亂用藥:腳氣用藥最關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醇藥膏來治療足癬,結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有些人往往用道聽途說的土法亂治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法由于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因此,出現腳氣癥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
6、堅持用藥: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治療勿自動停藥,通常應在自覺好了后,繼續用藥數周,最好是能作霉菌檢查及培養,連續三星期都是陰性才算治愈。
7、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腳氣患者用藥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院,由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治療。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癥。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
8、宜多吃各種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腳氣病患者首先宜多吃各種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以補充多量的硫胺素,成人每日一般約需1.5毫克,包括各種粗糧、谷類、花生、黃豆、糙米等。適宜吃高蛋白質食品,每日每千克體重1.5克,可選用各種動物性食品,如蛋類、乳類、魚類以及豆制品等。忌吃鹽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忌吃甜食,同時在煮粥或燒菜時,忌堿,因為堿易造成維生素B1的大量破壞。
溫馨提示:腳氣常常是由于衛生問題引起的,保持足部清潔干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為此,要養成常洗腳的習慣,但洗腳時要忌用堿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遠離腳氣。
(責任編輯:成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濕疹的好醫院
2024-10-24天冷生凍瘡,能用肝素鈉乳膏嗎?
2024-10-24手指長小白泡且癢,能否用藥及用何藥?
2024-10-24頭發細軟油膩且有白發能否用胱氨酸
2024-10-24女性腰難受、盜汗且脫發嚴重能吃知柏地
2024-10-24三個月寶寶濕疹反復,求無激素無副作用
2024-10-24酮康他索乳膏的功效及效果如何?
2024-10-24西區治療痤瘡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哪些人群易感染帶狀皰疹病毒?預防措施在這里
2024-10-28腋下有異味是怎么回事?有這4大原因
2024-10-28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