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想做太監 要知乳制品或致睪丸癌
25歲小伙洗澡發現睪丸腫塊,檢查竟是睪丸癌!專家表示,他的年齡正處于睪丸癌多發年齡段。“隱睪是導致睪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如果腫瘤沒有發生轉移,95%可治愈,大部分能保留生育功能。”專家如此說。
洗澡摸到硬塊原是睪丸癌
25歲的小李今年剛結婚,半個月前他在洗澡時無意中摸到自己的左側睪丸有一個1厘米大小的腫塊,質地堅硬,沒有壓痛。帶著疑問,小李忐忑不安地來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
接診的泌尿外科醫生在小李的左側睪丸摸到一個1×2厘米大小的硬塊,邊界不清晰。檢查的結果證實了小李的擔心:他患有左側睪丸癌,為此必須馬上接受手術治療。“癌癥不是老年人高發嗎?我這么年輕為什么會患睪丸癌?切除病變睪丸后,還能不能生育?”
小李提出連串疑問。
對此,醫生給解釋說:“睪丸癌只占男性類癌癥總數的1%”
醫生說,“該病多發于15~39歲的男性,而此年齡段剛好涵蓋了男性的生育高峰期,所以它是此階段影響男性生育能力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他表示,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導致睪丸癌的因素也是非常復雜的,但其中最危險的是隱睪。隱睪是男性出生時睪丸未能降入陰囊而滯留于腹腔內形成的,即便通過手術治療,其發生惡變的幾率仍為正常人的20倍,如果一直未能取出,則惡變幾率可達50%以上。
男性不育 患睪丸癌幾率大增20倍
近年來,男性不育患者越來越多,這使得男性不育問題讓推到了風口浪尖,對于男性不育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在美國《泌尿科期刊》中有專家指出,不育男性罹患睪丸癌的幾率較高。所以建議男性不育患者,一旦發現自己精子有問題,還必須做睪丸癌的篩查工作。
研究人員在文章中表示,睪丸癌本是年齡在15歲—35歲男性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癥,總發病率并不高,通常是可治愈的,尤其在早期階段,治愈率更高。但美國最近25年來,該病罹患率卻大大增加了,這與該年齡段男性不育比例增加十分相似。
研究專家歷時10多年,通過對大量案例進行追蹤,發現精子數量較低或者精液有問題者,罹患睪丸癌幾率比一般人高約20倍。因此,此類男性有必要定期做睪丸癌篩查。
男人吃乳制品太多當心睪丸癌侵襲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被調查者中,那些乳制品食用量較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也相對更高。特別是那些乳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睪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高出87%。而在全體參與測試者中,午餐肉類食用量同樣與睪丸癌發病率有很大關聯。
研究人員并未發現所調查的15種營養物質與患睪丸癌的概率是否有關聯;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與睪丸癌中的一種有少量關聯。不過研究人員總結說,雖然目前的研究顯示,乳制品的攝取和睪丸癌的患病概率增加似有關系,但在睪丸癌的成因中,飲食結構到底扮演著何種角色還需進一步研究。
睪丸癌發生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睪丸癌與飲食、性格、環境等都緊密相連。
1、飲食習慣
飲食方面以激素類種植、養殖食物為最危險。如燒烤、煎炒、炸、過于油膩等食物也是引起腫瘤的根源。一些采用農藥、化肥種植的食物也是應該避免的。隔夜的飯菜不應該吃,含致癌的亞硝酸鹽類。
2、性格方面
性格方面對睪丸影響很大,因為睪丸區屬于內分泌系統,性格很容易影響到。臨床調查發現,大量的睪丸增生或者腫瘤的人群,具有負性性格、不開朗、長期抑郁壓抑等。應該注意在生活中合理發泄情緒、不壓抑、善于積極思考問題,比如主動尋求問題的解決而不是等待問題的解決。
3、環境方面
少接觸污染空氣的地方或工作。此外對于輻射的機器要適當遠離:比如電腦、電磁爐、微波爐、手機要遠離睡眠區;對于躁聲大的地方,適當遠離。
需要說明的是,癌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并非常吃乳制品的男性就一定會患上睪丸癌。對于平時工作繁忙且生活壓力大的男性來說,最好能定期做個防癌體檢,常見的防癌體檢項目有腫瘤標志物和PET-CT等等。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黃俏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男寶膠囊能否治療早泄及如何快速見效?
2024-10-24治療隱睪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普適泰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前列舒樂膠囊應在飯后服用嗎?需幾個療
2024-10-24腎寶片對陽痿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在個舊市如何選擇治療早泄的醫院?
2024-10-24
熱門文章
初次備育男性精液質量在下降 收好這份養“精”攻略
2024-10-28男性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2024-10-28男性健康日,專家呼吁“共病共治”提升男性整體健康水平
2024-10-28陰莖勃起不夠硬之后很快疲軟怎么辦
2024-10-22陰莖太大怎么辦?專業醫生為你解答
2024-10-21前列腺炎的中藥治療:傳統醫學的智慧與實踐
2024-10-17男性陰莖勃起多長時間是正常的?
2024-10-15吃什么食物,對前列腺炎的康復有好處 ?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