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漱口水竟是“童子尿”
古人剔牙
一個牙齒文物和科普展覽將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開幕,眾多妙趣橫生的展品,給觀眾講述了一部延續兩千年的“牙齒的故事”--2000多年前的南越國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很科學的方法,讓南越國君保持了一口健康的牙齒;中國漢代時,就有了牙簽等保持口腔清潔的用具;中國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漱口水”的國家……
憑幾顆牙專家判定南越國君身份
展覽中最珍貴的展品之一是南越國第二代國君,也就是象崗山這座王墓的墓主趙眜的部分牙齒。這座大墓在1983年被發掘時,因為年代久遠加上廣州地區濕熱的環境,墓主和殉人的遺骸幾乎都已不存,只剩下包括這幾顆牙齒在內的少量遺留物。專家學者們采用多種技術手段進行研究之后,認為它們就是趙眜的牙齒。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體質人類學學者李法軍博士告訴記者,通過這幾顆牙齒來推斷它們主人的身份是件非常有技術含量而又充滿趣味性的事情。專家們采取了兩種方法來研究:一是齒髓腔法,即一個人的年齡是與他的上頜第一恒臼齒齒冠髓室的面積成反比;二是磨耗法--當我們在進食的時候,由于咀嚼運動,使得牙齒與食物之間、上下牙齒之間出現了摩擦,因而造成上下牙齒接觸面的磨耗,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磨耗程度的增加,牙齒便會像年輪一樣,記錄下我們的年齡信息。專家根據南越王恒臼齒的磨耗水平和臼齒齒冠髓室面積的大小,輔以考古和文獻資料,最終斷定,它們的主人就是南越王趙眜。而且他逝世時的年齡大約是40至45 歲。
${FDPageBreak}
南越王趙眜一顆齲齒都沒有
牙齒的主人搞清楚了,又一個問題令很多人感到好奇:雖然趙眜生活的時代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但從這些保存下來的牙齒看,他在世時的口腔健康還是相當不錯的--他一顆齲齒都沒有,僅牙齒根部存在少量牙結石,有輕微的牙周炎。李法軍說,從磨耗程度來看,他的“牙齒年齡”比他的實際年齡還小。那么,他是靠什么辦法來保持口腔衛生的呢?
李法軍說,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斷,趙眜保護牙齒的方式可能有這幾種:漱口、剔牙和刷牙。我國古人常采用的漱口劑有酒、醋、茶、鹽水,甚至有的用童子尿。用尿漱口似乎很不衛生,但尿中的尿素及氨對口腔病的確有一定療效。而茶除含有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氟,能防蛀牙。古人雖然不知道茶中含氟,但知道茶可防止蛀牙,在口腔醫學上是一大貢獻。
我國古代最早的牙刷形如掃帚,是將楊柳枝的一端或兩端打扁成刷狀制成,沾鹽或藥揩齒。遼代應歷九年時,已經能夠制造出較合理的植毛牙刷了,現在故宮博物院保存有兩把植毛牙刷刷柄,其刷柄長約19cm,植毛部的長度約2.5cm,植毛部有8個植毛孔,分兩排,每排4個孔,孔部上下相通,均與現代牙刷相似。而外國的植毛牙刷到17世紀才出現,比我國大約晚700多年。至于牙簽,李法軍說,在中國舊石器時期晚期的古人類遺骸中,已經發現牙縫中有縱向的溝槽存在,可以推斷是使用牙簽造成,因此南越王使用牙簽也是完全可能的。
南方的海鮮、蔬果對牙齒的磨耗小
趙眜健康的牙齒可能還得益于良好的飲食習慣。李法軍說,作為國君,“食不厭精”是很自然的事情。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文物來看,飲食器具占了相當的比例,而且分工合理,種類齊全,可見當時南越國宮廷中的餐飲制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多半是軟硬適中,大小合口,便于咀嚼的。加上南方沿海地區飲食中海鮮、蔬果類比重較大,相對北方以肉食為主的游牧民族對牙齒的磨耗更小些。
李法軍說,另一方面古人齲齒的“大爆發”出現在新時期時代。這是因為隨著農耕的發展,人們更多地使用小麥、稻米這些淀粉含量很高的的食物,而它們殘留在牙齒表面,很容易產生菌斑而導致蛀牙。趙眜雖然籍貫是河北,可能有吃面食的習慣,但在不產小麥的廣東地區,估計也只能入鄉隨俗,就地取材,反而保持了牙齒的健康。
${FDPageBreak}
中國古人護牙水平領先世界幾百年
古人的兩種“揩齒”法
“楊枝揩齒法”
用楊枝做成刷,蘸藥水揩齒
“手指揩齒法”
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藥物,抹在牙齒上,再用手指去刷。
古人潔牙劑的“進化”
鹽→復方配制潔牙劑→
香藥去穢:潔牙劑中加入清熱解毒的中藥,如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等
中國古人愛牙護牙,不僅僅限于宮廷王族。李法軍和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副館長王芳等向記者提供了很多有關這方面的信息。比如,“揩齒”以保口齒清潔,在隋唐已逐漸流行。敦煌壁畫《勞度叉頭圣圖》中,就描繪了一個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齒的情形。
據介紹,漢代人就已經會用榆皮、美桂和其他幾種藥物充填牙齒了。這是我國最早治療牙病的一種牙齒充填術。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已記載了用汞合金充填牙齒的方法:“其法用白錫和銀箔及水銀合成之,凝硬如銀……亦補牙齒脫落。”英國人在1819年才開始使用汞合金,而我國卻早在1300年前就已經配成銀膏做牙齒充填物了,這是我國口腔醫學的一項重要發明。目前銀汞合金在后牙充填術上仍然使用。我國口腔義齒修復(鑲牙)的記載,據考查最早是宋代。到清代時已經有專門的“補齒鋪”了。這方面我國比外國要早700多年。
此外,從唐代開始,我國一直使用“熏牙法”治療牙痛。用法是將藥物裝入后,加水置爐上煎開,使藥氣從管口噴出,患者張口對管口以熏病齒,以微量麻藥達到止痛的目的。
(責任編輯:楊金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地址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專家有哪些?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怎么樣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官網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在哪
2024-10-28八個月寶寶鵝口瘡,碘甘油能用嗎?
2024-10-27治療鵝口瘡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口腔潰瘍脫發沒舌苔虛汗燥熱怎么回事
2024-10-27
熱門文章
長智牙引發牙齦腫痛,如何應對?
2024-10-24口瘡反復發作?這些療法幫你快速緩解
2024-10-17刷牙只是清潔了一半的口腔,你知道還需刷舌苔么?
2024-10-11牙不好全身遭殃!從0歲到60歲的“護牙指南”,一篇給你講全!
2024-09-23口角炎,不是上火那么簡單
2024-09-18什么是前牙深覆蓋?
2024-09-09智慧牙是什么?專業解析與處理建議
2024-09-02為什么月經不能拔牙?專業解讀與三大理由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