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患者以成年人居多,通常都有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和牙齒松動的牙周癥狀,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考慮到牙周健康,常把咬合功能的改善放在首位,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追求最佳的美觀效果。定期到有資質的正規口腔醫療機構進行牙齒健康檢查還是非常必要的,由醫生根據牙周健康狀況來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洗牙,同時還能早期發現是否存在牙周病隱患,及時治療,保證健康。正畸治療是牙周病的綜合療法中的關鍵步驟,有鞏固療效的作用。
牙周病保健的八大誤區
1、偏側咀嚼:咀嚼時集中在某一側,會造成肌肉關節及頜骨發育的不平衡,輕者影響美觀,重者造成單側牙齒的過度磨耗及頜關節的功能紊亂。
2、剔牙:剔牙是中國人的傳統不良習慣之一,可憐柔軟的牙齦只能不斷退縮,使牙頸甚至牙根暴露,造成牙齒敏感和增加患齲齒和牙周炎的機會。
3、咬過硬食物:牙齒內存在一些縱貫牙體的發育溝、融合線,在過多咀嚼硬物后牙齒內會出現類似金屬疲勞的現象,從這些薄弱部位裂開,導致牙齒折裂,嚴重者則需拔除。
4、刷牙時用力過大:標志是你的牙刷使用2~3個月即出現刷毛彎曲(在無接觸熱水的情況下)。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層釉質與牙本質之間過分磨耗,出現牙齒過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齦損傷、退縮,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
5、使用冷水刷牙:對正常人而言,冷水刷牙不會對牙齒造成實際的損害,不會導致牙髓炎、牙齒短命,即使在大冬天也可以用冷水刷牙。如用冷水刷牙時出現疼、酸等不適狀況,最好改用35℃左右的溫水刷牙。
6、把牙齒作工具使用:用牙齒開瓶塞、咬縫線。這些習慣容易使牙齒咬折,牙齒移位。
7、緊咬牙:動輒把牙齒咬得“咯嘣”響的人,會出現牙齒過度磨耗,容易出現牙折等癥狀。
8、隨意服藥:孕婦懷孕4月后至小孩7歲前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此階段服用的四環素類藥物會與牙本質結合,使牙齒顏色變黑,更嚴重時會阻礙牙體組織的發育,造成表面缺損。
護理牙周病的八大方案
1、飲食護齒。蛋、水果、蔬菜、排骨湯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經常食用有益堅齒。人體攝取蛋白質不足,易患齲齒病。此外,飲食時要注意保護牙齒,如忌過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蝕而破壞。
2、茶水漱口。在飯后可以使用適量的茶水進行漱口,讓茶水能夠沖刷到牙齒還有舌頭兩邊。這樣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3、正確咀嚼。咀嚼的正確方法是交替使用兩側牙齒。如經常使用單側牙齒咀嚼,則不用一側缺少生理性刺激,易發生組織的雇用性萎縮,而常咀嚼的一側負荷過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響美觀。
4、鼓勵漱口。每天做一兩次閉口鼓腮漱口動作,并將舌頭左右轉動,這樣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縫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沖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潔,保護牙齒健康。
5、保持口腔清潔。要記得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應該刷牙,最好堅持用溫水,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晚上睡覺之前的刷牙比早晨醒來的刷牙更為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后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時要借用水的沖力盡量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如嵌得很緊,也可用牙簽除掉。應定期去醫院除去牙面上的結石,以防止牙周炎的發生。
6、按摩牙齦。用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齦,每次10分鐘,可促進牙齦、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環,防止牙床過早萎縮。
7、用力咬合。每次排尿時,滿口牙齒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間斷。這樣可促進口腔粘膜的新代謝及牙齦的血液循環,鍛煉咀嚼肌,增強牙齒的功能。
8、叩齒咽津。每天早晨醒來和臨睡堅持做上下牙之間相互叩擊。開始時輕叩十幾下,以后還日增加叩擊次數和力量,達到每次叩擊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強牙周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促進牙齦及顏面血液循環,使牙齒保持堅固。叩齒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