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被喻為“婦科第一瘤”,近年來發病率明顯增加,并呈年輕化趨勢,現在,每5位女性就有一個患有子宮肌瘤。年輕女性應該了解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及早發現,準確治療,減少疾病為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家庭醫生在線請來南方醫院婦產科陳春林教授為我們解答相關問題。
專家簡介:陳春林,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國內著名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子宮頸癌微創治療專家。
1993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婦科,師從著名婦科惡性腫瘤專家譚道彩教授、梁立治教授,從事宮頸癌方面的研究,獲婦科腫瘤碩士學位。1993年畢業分配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歷任婦產科副主任、婦產醫學微創介入診療中心主任、廣州市臨床醫學研究所婦科微創介入研究室主任,2006年以“全國婦產科微創介入治療學科帶頭人”的身份引進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常委、全國婦產科介入治療學組副副組長、廣州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華婦產科雜志》審稿人,《實用婦產科雜志》常務編委,《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現代婦產科雜志》、《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等多家雜志編委,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編委,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多次被評為廣州市衛生局優秀科技人才。
【訪談實錄】
(一)關于子宮肌瘤的基本概念
家庭醫生在線:子宮肌瘤的患病率有多高?為什么稱其為婦科“第一瘤”?
陳春林:子宮肌瘤的患病率國際上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以往的統計是以每間醫院子宮肌瘤占婦科病的多少來計算,一般為3~20%。但在尸體解剖中,30歲以上的婦女20%存在子宮肌瘤。近年來隨著B超、彩超等先進設備的應用普及,國內外學者都認為20%這個數據比較符合實際,也就是說,30歲以上的婦女,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患子宮肌瘤,因此,將子宮肌瘤稱為“婦科第一瘤”一點不為過。
家庭醫生在線:什么樣的人容易患子宮肌瘤?
陳春林: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子宮肌瘤的病因還是以雌激素升高以及機體對雌激素的高利用率為主。人體的激素有很多種,而女性以雌激素和孕激素為主,當雌激素分泌過高,就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其中一個就是子宮肌瘤。
對于高發人群分成五類:
第一類是受遺傳因素影響的人,表現在種族的差異和家族的聚集性。例如黑人的發病率就比白人或亞洲人種高2~3倍,還有直系親屬或姐妹曾患子宮肌瘤的人,患病的幾率比沒有家族病史的高4.2倍。
第二類是有導致卵巢功能亢進因素的人,例如多囊卵巢綜合癥;還有具有卵巢內分泌功能的疾病,例如顆粒性細胞瘤、卵巢粒膜細胞瘤,都會導致子宮肌瘤的發生。
第三類是跟產次有關,子宮肌瘤發病率與產次成反比。現在70多歲的老人家,她們的年代都起碼生四胎,都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以前的婦女很少患這個病。這是因為懷胎十月加哺乳半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卵巢不排卵,激素分泌處于低水平,從而保護了子宮的健康。如果生育4胎,就是有5年時間雌激素水平低,人的生育周期是15~45歲之間,而這5年正好在子宮肌瘤的高發期保護了子宮。
第四類是受體質影響。為什么吃同樣的食品,或者姐妹患病而自己沒患,這都跟個人體質有關。因為激素作用需要受體,有的人受體比較敏感,容易受激素影響,那就相對容易患子宮肌瘤。
第五類是與生活有關。首先是肥胖因素,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0公斤,患肌瘤的風險增加21%,因為肥胖的體質比較容易合成雌激素。
其次是運動因素,根據統計,非運動員的大學生發生子宮肌瘤的幾率是經常運動者的1.4倍,運動使患病率減少。
另外,吸煙的女性不容易患子宮肌瘤,因為香煙中有拮抗雌激素的物質,但也因為如此,經常吸煙的女性也容易衰老,雌激素在體內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
最后,不要濫用避孕藥,過量使用避孕藥會讓體內雌激素增多,從而容易引發子宮肌瘤。
家庭醫生在線:目前發病情況有何特點?
陳春林:目前子宮肌瘤的發病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發病率明顯增高,二是發病年齡明顯年輕化。子宮肌瘤現在為什么發病率明顯增高呢?現在很多人會問,為什么在上一代很少聽說子宮肌瘤,而現在卻越來越多人患上,這是因為有幾個原因:① 人的平均壽命長了;② 檢測技術先進了,很容易用B超發現子宮肌瘤;③ 現代人生育次數少了,哺乳也少了;④ 環境中雌激素的含量增加了,也就是有雌激素污染。
子宮肌瘤年輕化的趨勢也特別明顯。在以往,子宮肌瘤患者有一個傳統的年齡分布段,41~50歲患病率占50%,31~40歲占28%,21~30歲之間發病情況比較少,而20以下和60歲以上的很少發病。而現在,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在臨床上確實見到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有些人剛結婚,就檢查出子宮肌瘤,這是由于:一、現在的女孩子發育早了,以前的女生十六、七歲才月經初潮,而現在十一歲也來月經了;二、飲食因素,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雞、鴨、魚等的生長周期明顯縮短,主要是以添加激素的飼料喂養,而我們每天食用這些食物,等于長期服用少量的雌激素,從而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發生,其中包括子宮肌瘤等激素依賴性疾病的高發。
家庭醫生在線:在文獻上或你所診斷的最年輕子宮肌瘤患者有多大年齡?
陳春林:在國外,子宮肌瘤患者可年輕至10~14歲,國內最年輕的是15歲,而我在臨床上診斷過最年輕的是19歲,這個發病跟家族性有關,但在飲食方面,她特別喜歡吃肥肉和肉制品,這應該是發病的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
(二)關于子宮肌瘤的診斷
家庭醫生在線:患了子宮肌瘤有什么癥狀?
陳春林:主要有幾個癥狀,常見癥狀有:
(1)月經紊亂。具體表現為月經周期不亂,但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另外還會根據子宮肌瘤類型不同而表現不同,例如肌壁間肌瘤會經量增多;粘膜下肌瘤表現為經期延長和淋漓不斷的陰道流血;而漿膜下肌瘤比較少引起月經癥狀。
(2)引起包塊和壓迫癥狀。子宮肌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壓迫癥狀,如果壓迫膀胱,就會出現如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統癥狀;如果壓迫到直腸,就會出現便秘,或者出現便意感而排不出大便;如果子宮肌瘤長到一邊,壓到一側的坐骨神經,患者會出現下肢的麻木和疼痛。
(3)陰道分泌物增多。如果子宮肌瘤不大,也不多,就會表現為月經結束后白帶增多多。
(4)出現腹痛。子宮肌瘤假如出現變性,就會出現腹痛;還有有蒂的子宮肌瘤出現扭轉了,也會出現腹痛癥狀。
(5)繼發性貧血。由于月經量增多,患者容易出現貧血,絕大多數是中度貧血,也有出現嚴重貧血的情況。
(6)導致不孕癥。導致不孕的比例會占子宮肌瘤的40%,這里面分兩種,第一種是懷不上孕,第二種是懷孕以后胚胎不能著床,出現流產。
另外還有少見癥狀,例如會出現紅細胞增高癥,有的患者偶爾會出現紅細胞增多的情況;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把肌瘤剔除以后就血糖就恢復了,那是因為子宮肌瘤促進會分泌一些影響血糖的激素激素;還有會出現高血壓,引起高血壓有很多原因,但患者把子宮肌瘤去除后就能獲得改善。
家庭醫生在線:自己如何能夠早期發現子宮肌瘤?
陳春林:最重要是個人要有保健意識,例如20歲以后,就要有一些基本常識,留意一些癥狀如出現月經量的增多、夜尿次數的增多,或腹部增大,就要警惕是不是患上子宮肌瘤了。在2003年,我遇到一個大學生,腹部增大一年余,自己認為是肥胖所致,就不停的節食、服用減肥藥,結果腹部越來越大,到醫院一查,發現是巨大子宮肌瘤。另外,結婚后的婦女最好每年到醫院婦科檢查一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子宮肌瘤分哪幾種類型?
陳春林:子宮肌瘤的分類方法較多,有三種分類方法,第一種是按生長在子宮部位分,分為宮體肌瘤和宮頸肌瘤,其中宮體肌瘤占90%。第二種是根據肌瘤數量的多少來分,單個生長的是單發性子宮肌瘤,兩個以上為多發性子宮肌瘤。第三種是根據肌瘤在基層的生長部位分,也是最常見的分法,分為肌壁間肌瘤,占60~70%,漿膜下肌瘤占20%,還有10~15%的粘膜下肌瘤。
家庭醫生在線:在臨床上如何診斷子宮肌瘤?
陳春林:首先是臨床癥狀,根據向病人詢問的臨床癥狀,例如月經的情況(包括月經周期、經期、有無經量增多)、便秘、不孕、白帶過多等等癥狀進行初診。
然后醫生會進行婦科檢查,有經驗的醫生會通過觸診發現子宮增大、在子宮上出現結節,就能判斷可能患有子宮肌瘤。
第三會通過輔助檢查,通常用B超可以判斷是否長有子宮肌瘤,以及肌瘤生長的部位位置;如果對B超結果有懷疑的,可以選擇彩超,最好是用核磁共振確診,因為有核磁共振能非常清楚檢查出腫瘤生長的位置、大小,和子宮內膜的關系,是否會否影響懷孕。
家庭醫生在線:子宮肌瘤會惡變嗎?惡變率有多高?
陳春林:子宮肌瘤絕大多數是良性腫瘤,惡變率大概是0.13~2.02%,怎么預防子宮肌瘤惡變呢?首先要看年齡,國外統計發生惡變的年齡段是50~56歲,而國內是44.5~54歲。
第二要看子宮肌瘤生長的速度。子宮肌瘤一般每年的生長速度是1~2mm,如果短時間內長得特別快,例如從3公分長到8公分,那就高度懷疑是惡變了。
第三,如果臨床癥狀變化很明顯,那也要小心發生惡變,這就需要及時到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及診刮,這有助于腫瘤性質的判斷,必要時做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宗銀 )
文章關鍵詞:
中國家庭常備健康產品上榜品牌 | 石四藥集團執行總裁兼藥品事業部總經理甄占軍
中國家庭常備健康產品上榜品牌 | 青島黃海制藥-青島黃海制藥華南大區總經理郝斐
中國家庭常備健康產品上榜品牌 | 廣西恒拓集團特康醫藥有限公司劉國煒
中國家庭常備健康產品上榜品牌 | 海南慧谷藥業有限公司王興珂
當患有子宮肌瘤的準媽媽們懷有身孕的那一刻,心里充滿喜悅時,也存在一個心結:我的子宮肌瘤會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呢?詳細>>
當患有子宮肌瘤的準媽媽們熬到分娩的那一刻,心里充滿喜悅時,也存在一個心結:我的肌瘤在分娩的時候可不可以切掉呢?但是能不能切,肌瘤說了算,……詳細>>
糖尿病是繼心血管疾病、癌癥之后的人類“第三殺手”,我們不得不重視糖尿病。南方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薛耀明指出,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高達9.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