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回去的便便都去哪了?知道真相的人都再也不敢憋了.....
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正在上課、開會
或者堵在高速公路上時
濃濃的便意突然來襲
由于沒辦法馬上解決
只能憑強大的意志“憋回去”
有時候憋著憋著
便意就直接消失了
后面也不會再想上廁所
那么,問題來了
那些被“憋回去”的大便
最終歸屬是哪里呢?
被憋回去的大便,最后都去哪了?
當出現便意后,到底拉還是不拉,通常都可以受到人們的大腦中樞控制的:
假若當時的情況是合適的,大腦中樞就會發出信號提示“可以拉了”,此時腹壓就會增加,結直腸部位順勢收縮,肛門外括約肌舒張、內括約肌開閘,糞便就會從人的肛門部位排出;假若情況不允許,大腦中樞則會提示“不可以拉”,此時肛門外括約肌肉群就會用力收縮,把糞便憋回到乙狀結腸,便意也會隨之消散。
所以,那些沒有被排出來的糞便,最終是會返回到人的結腸內的。
經常憋便,會對身體產生哪些影響?
前面提到了,那些被人們憋回去的大便,是會在人體內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的:從直腸部位返回到結腸,當糞便回到結腸的時候,里面的水分會被重新吸收利用,這會讓糞便變得更加干硬,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便秘的問題。
因此,如果一個人長時間有憋便的習慣,腸道蠕動反饋就會愈來愈遲鈍,最終可能會導致頑固性便秘。
此外,憋便還可能給身體帶來以下的傷害:
第一,增加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被憋回去的大便會變得愈發干硬,再想排出體外時可能會“很費勁”。過度用力會增加腹部壓力,使得交感神經變得興奮,血壓水平升高,這一變化對于存在心血管病變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意外風險系數極高,分分鐘會引起心源性暈厥。
第二,提高腸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糞便沒有及時排出,在腸道滯留的過程中,其中的硫化氫、氨等成分,及大腸桿菌、螺旋體等等的病原體都可能會反復刺激腸道粘膜,進而提升結直腸癌等疾病風險。
怎么的排便頻率及狀態,才是健康正常的?
由于受到年紀、飲食結構、體質、器官機能、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全身系統性疾病等因素影響,每個人的排便次數及頻率都會有較大的差別。
臨床醫生一般認為,人一日排便的次數≤3次,沒有拉稀、便血等問題,屬于健康正常的;而每個星期有≥3次,便量也相當,也不算便秘,屬于健康正常。換句話說,一個健康正常人,每個星期的排便次數,可以是3次到21次不等。
另外,人們排便的狀態也能反映身體的健康情況。正常的排便應該是不會很費勁的,基本一到兩分鐘就能完成排出,且排出過程不會有堵塞、拉不完等感覺。至于排出的大便,正常應該是呈黃褐色或者土黃色的,形狀像香蕉一樣的條狀。
(責任編輯:冼儀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肛門瘙癢的醫院
2024-10-20黃陂區肛瘺治療選哪家醫院好
2024-10-20新化縣治療肛門瘙癢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新榮區肛瘺治療醫院如何選擇?
2024-10-20懷孕五個月生痔瘡怎么辦
2024-10-20哪里治療肛瘺比較好
2024-10-20阿里地區治療肛瘺哪家醫院好?
2024-10-20陽新縣哪家醫院治療肛門瘙癢效果佳?
2024-10-20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