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外敷療法
外敷療法是中醫外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外敷療法的理論基礎在于人體的皮膚、黏膜及腧穴等部位可以吸收敷貼于局部的藥物成分,發揮其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蝕瘡去腐、扶正祛邪等作用,從而調整臟腑功能,糾正陰陽偏盛偏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外敷療法可以將藥物制成膏、丹、丸、散、糊、餅等不同劑型,所以應用起來非常方便,療效也很顯著。
1、實熱型:癥見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赤身熱,或兼有腹脹,腹痛,口干,口臭。
甘遂糊
【組成】甘遂3g。
【用法】將甘遂研末備用。將藥末用姜汁調糊,貼于支溝、天樞上。以艾卷隔藥熏灸。
【說明】一般于藥后6~24小時氣通排便。
大黃膏
【組成】大黃、玄明粉、生地、當歸、枳實各32g、厚樸、陳皮、木香、檳榔、桃仁、紅花各15g。
【用法】將以上藥物研末調勻,入麻油熬,再以黃丹收膏。將藥膏貼于神闕處。
【說明】每天換藥1次。
蝸牛麝香糊
【組成】蝸牛連殼5~6個、麝香0.15g。
【用法】上藥搗爛為糊。將以上藥糊敷于神穴處。
【說明】每天換藥1次。
2、氣虛型:癥見雖有便意,但每于臨廁之時卻努掙乏力,掙則汗出,氣短,大便干硬,便后疲乏,面色晄白,神疲氣怯。
芪香貼
【組成】黃芪5g、吳茱萸3g、木香5g、厚樸5g、白術5g。
【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姜汁調藥末炒熱后貼于足三里、神闕。
【說明】一般藥后6-24小時氣通排便。
蔥姜餅
【組成】蔥白50g(連須不洗,擦去泥)、生姜30g、食鹽15g、淡豆鼓37粒。
【用法】混合搗融,制成圓餅。將制成的圓餅,放火上供熱,置于穴上,繃帶固定,冷后再換。
【說明】一般12~24小時氣通自愈。
3、虛寒型:癥見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晄白,喜熱怕冷,四肢不溫,腹中冷痛。
蔥醋糊
【組成】大蔥適量、醋適量。
【用法】將大蔥切碎搗爛,加醋適量調成糊狀。將大蔥糊敷于神闕。
【說明】每天敷芪3次,每次30~60分鐘。
肉桂麝香粉
【組成】肉桂3g、麝香0.3g、食鹽5g(炒)。
【用法】三味藥混合輾為細末,為1次量。取藥末撒于神闕內,以艾葉揉碎做成圓柱形,放藥物上面,用火點燃灸之。
【說明】一般5~7壯即通。
注意
1、使用外敷療法后,若局部出現的皮膚焮紅,或起丘疹,或發生小皰,瘙癢異常,甚至潰爛等皮膚過敏的反應,或局部潰瘍,膿水過多,淹漬瘡口,浸淫皮膚,從而引起皮膚濕瘡者,應及時停止外敷療法。
2、外敷局部宜用繃帶、紗布等固定藥物,以免脫落。
3、對于在臍部進行外敷療法時,應注意清潔臍部,如臍部有感染者禁用。敷藥后注意臍部的反應,如出現紅腫癢痛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將藥物清洗干凈,并停止治療。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得了肛裂應如何治療?
2024-10-21便血的定義是什么?
2024-10-21小孩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肛門白斑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024-10-21孕婦能否使用痔瘡栓
2024-10-21肛門旁屁股上長硬痘是痔瘡嗎
2024-10-21大便時痛且便后肛門有肉,不出血,是何
2024-10-21孕婦便秘痔瘡該如何應對?
2024-10-21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