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自己得了內痔?內痔久拖不治危害大
很多人都以為痔瘡只有外痔的一種,其實不是,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其實內痔對人體造成的痛苦會外痔大,因為內痔容易大便出血、大便干燥,但是很多人都會問怎樣才知道自己患了內痔呢?內痔是一定要治的嗎?不治不行嗎?
怎樣判斷自己得了內痔?
脫出:中晚期內痔主要癥狀,主要原因為內痔核結節增大,使黏膜及黏膜下層與肛層分離,排便時,內痔結節可下降到齒狀線以下,游離于肛管之外。
瘙癢:晚期內痔反復脫出,可引起肛門擴約肌松弛,和分泌物增多,致使肛緣周圍常潮濕不潔,出現瘙癢和濕疹,嚴重時還可引起擦摩痛和癢痛,內痔出血還可引起貧血,頭暈、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墜痛:為痛性外痔的主要癥狀,內痔無炎癥時不痛,墜痛常發生在內痔感染、嵌頓和絞窄性壞死,常導致劇烈的墜痛。
便血:內痔早期主要癥狀,有噴射狀出血、點滴出血、手紙帶血等,血色鮮紅,外痔不會引起出血。
想要準確預防內痔發生,我們就需要知道內痔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內痔在臨床上的分期
一期內痔:肛腸醫院主任說,除大便帶血、滴血或射血外,無其它自覺癥狀。窺鏡下可見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結節狀,質軟,色紅;指檢時,按之柔軟,粘膜表面很薄,大便時易被擦破而出血,大便常帶血或滴血。因痔核體積小,故不脫出肛外。
二期內痔:有間歇性便后滴血史,感染時則有肛門脹痛、墜脹和里急后重等癥狀,痔核較大,排便時脫出肛外,但便后能自行復位。窺鏡下可見粘膜變厚,痔核表面呈紫紅色,并有少量分泌物。排便時,因糞便刺激或摩擦,容易出血。
三期內痔:痔核體積增大,有結締組織增生,粘膜變厚,暗紅色,表面粗糙。脫出后不能自然復位,需用手推回或平臥后始能復位。若痔核經常脫出,就會引起括約肌松弛,凡是遇到用力、咳嗽、行走和蹲下時,都可能脫出。如脫出后未能及時復位,由于括約肌痙攣、擠壓,以致血液回流受阻,痔核充血腫脹,內有血栓形成,甚者壞死,疼痛劇烈,此為嵌頓性內痔。
如表面發生潰爛壞死,分泌物增多,除引起劇烈疼痛外,還會出現發燒、小便困難,甚至因硬大便擦破潰爛痔核表面而引起大出血等癥狀。患者由于反復出血,還會產生繼發性貧血,有時血紅蛋白可降到20%左右。因此,凡原因不明的貧血病人,應注意檢查有無內痔。
很多人都明白痔瘡久拖不治對身體危害很大,但是每次都會有很多人引不起重視,也不去醫院治療,覺得過段時間自己就會好的。其實不然,痔瘡越拖得久治療起來就會越困難,患者更受罪。所以,不要為了一時的方便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痔瘡久拖不治危害很大,主要有一下幾點:
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陰道受到感染和刺激,會引起各種婦科疾病的發生。
痔瘡若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不斷惡性加重,使病區域的細胞基因發生變化,可能誘發直腸惡變,重者生命受到威脅。
痔瘡導致肛門感染,肛門硬結,肛竇炎、肛裂、肛瘺、肛門膿腫瘡等反復發作,久經不治,導致肛門攣縮,侵犯括約肌,易導致肛門失禁。
痔瘡的出血癥狀導致細菌、毒素、膿栓就侵入血液,易引發敗血癥,毒血癥、濃毒血癥。
長期的痔瘡便血會,隨著患者失血量增加會直接導致缺鐵性貧血。患者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虛弱、記憶力下降等不良癥狀。
由于痔塊脫出導致括約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門外刺激周圍皮膚,肛門濕疹和肛門瘙癢都會發生。
痔瘡的危害性通過以上的介紹已經很清楚了,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要想更好的治療痔瘡,就應該從預防開始,平時就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做好,如果一旦患有痔瘡,就要及時就醫,不要拖著,這樣只會加重病情的。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有效治療痔瘡
2024-10-211 期內痔用藥后反復便血且肛周有小疙
2024-10-21懷孕后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屁眼癢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懷孕時患上痔瘡應如何處理
2024-10-21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上肛裂?
2024-10-21肛門瘙癢患者應怎樣進行正確護理?
2024-10-21百草化痔膏治療痔的效果究竟如何?
2024-10-21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