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與結腸癌的診斷要點是哪些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生在齒狀線至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稱直腸癌;發生在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稱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一、直腸癌(rectal carcinoma)系大腸癌中發病率最高的部分。
[診斷要點]
1、早期癥狀主要是大便習慣的改變,即便秘、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糞便表面常有少量血液和粘液附著。隨病情發展,便血逐漸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感。體重減輕、貧血等癥狀呈進行性加重。晚期可出現黃疸、腹水、肝腫大、腹塊、腸梗阻、惡病質、骶尾部持續性疼痛、大便失禁等癥狀。結腸癌一般生長較慢,轉移較晚。
2、除上述癥狀外,根據癌腫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亦不同。結腸癌最多發生于直腸及乙狀結腸,其次為盲腸及升結腸、橫結腸、脾曲及肝曲。
(1)右半結腸癌 主要表現為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適、大便不規則、腹痛及腹部腫塊,病情逐漸發展,出現進行性貧血、消瘦、發熱等,常易誤診為結腸炎、腸結核、慢性闌尾炎、克羅恩病及膽囊炎等。
(2)左側結腸癌 由于乙狀結腸腔最狹小,而且左半結腸的糞便已成固體,因此左側結腸癌主要表現為慢性進行性腸梗阻或頑固性便秘。腹脹、腹痛、腹鳴較明顯。癌腫潰破可使大便表面粘附血液和粘液,有時便鮮血。早期常易誤診為單純性便秘。
(3)肛門癌 主要表現為便血及排便時疼痛。癌腫侵犯肛門括約肌,可引起大便失禁。
(4)直腸癌 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有排便不清感覺。糞便變細,并帶有血液及粘液。如癌腫侵犯骶叢神經,可出現劇痛,晚期可出現腸梗阻。癌腫可累及膀胱、前列腺及女性生殖器而出現血尿、尿頻及排尿不暢。
3、患者大多在中年以上,但青年也有發病,男女之比約為2:1。
二、結腸癌
結腸癌早期癥狀多較輕或不明顯,常被患者忽視,也易漏診。故對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現時應提高警惕,考慮有無結腸癌的可能:
①近期內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或排便不暢)、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
②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③糞便變稀,或帶有血液和粘液;
④腹部可捫及腫塊;
⑤原因不明的貧血、乏力或體重減輕等。
有上述可疑現象時,除作進一步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外,應即進行下列系統檢查,以期確定診斷
1、肛管指診和直腸鏡檢 檢查有無直腸息肉、直腸癌、內痔或其他病變,以資鑒別。
2、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檢查 乙狀結腸鏡雖長25cm,但75%的大腸癌位于乙狀結腸鏡所能窺視的范圍內。鏡檢時不僅可以發現癌腫,還可觀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潤范圍。通過乙狀結腸鏡可以采取組織作病理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可提供更高的診斷率,國內已廣泛應用,操作熟練者可將纖維結腸鏡插至盲腸和末端回腸,還可進行照相,確是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
3、x線檢查
①腹部平片檢查 適用于伴發急性腸梗阻的病例,可見梗阻部位上方的結腸有充氣脹大現象。
②鋇劑灌腸檢查 可見癌腫部位的腸壁僵硬,擴張性差,蠕動至病灶處減弱或消失,結腸袋形態不規則或消失,腸腔狹窄,粘膜皺襞紊亂、破壞或消失,充盈缺損等。鋇劑空氣雙重對比造影更有助于診斷結腸內帶蒂的腫瘤。
4、癌胚抗原(cea)試驗 對早期病例的診斷價值不大,但對推測預后和判斷復發有一定的幫助。
對結腸癌的大規模人群防治普查尚缺乏切實可行的方案,唯有遇見上述結腸癌可疑征象時,及時選用合適的檢查方法,早期作出診斷,特別是遇到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者,務必進一步追究其原因。
結腸癌主要為腺癌,其余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體形態可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結腸癌可沿腸壁環行發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可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多見于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變者,發病年齡較輕。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肛門有肉突出是怎么回事?
2024-10-22肛門痛一定是痔瘡導致的嗎
2024-10-22在家不吃且大小便失禁是何原因及應對
2024-10-22痔瘡膏和痔瘡栓哪種治療效果更優?
2024-10-22肛周膿腫是否一定會發展成肛瘺?
2024-10-22得了胃痔該如何處理
2024-10-22寶寶肛門很紅是什么原因
2024-10-22痔瘡犯了應如何應對?
2024-10-22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