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在臨床上的分類是比較多的:根據發病的原因可以分為感染性腸胃炎和非感染性腸胃炎;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可以分為急性腸胃炎和慢性腸胃炎;根據引起腸胃炎的病原體可以分為病毒性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真菌性腸胃炎以及寄生蟲性腸炎。腸胃炎的危害雖然并不大,但是癥狀表現是比較明顯的,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因此為進一步提升對腸胃炎的認識,針對腸胃炎的征兆以及病毒性腸胃炎的癥狀表現,我們特邀請聊城市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蔣慶賀為我們一一解讀。
腸胃炎的征兆是什么?
腸胃炎的癥狀是以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主。腸胃炎主要是飲食不當導致的,比如吃了涼的食物以后,就有可能會誘發胃腸炎。而吃了變質的食物比如剩菜剩飯,也很有可能就會導致腸胃炎發作。一般腸胃炎發作之前會出現一定的腹痛的感覺,剛吃了涼的食物或者變質的食物以后逐漸出現胃痛的感覺,或者有想惡心嘔吐的感覺,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是要引起腸胃炎了。因為腸胃炎進展很快,當出現感覺以后,很快就有可能會引起嘔吐以及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沒有特別明顯的前兆期。
病毒性腸胃炎癥狀是什么?
病毒性腸胃炎是病毒感染胃腸道以后引起的胃腸道癥狀,主要的癥狀就是發熱,伴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一般病毒性腸炎引起的腹瀉,大部分以水樣便為主,大便次數比較多,有的每天可達十幾次以上,大便呈清水樣或者有蛋花湯樣的改變。主要是因為病毒侵襲腸道粘膜,導致腸黏膜炎性滲出增加有關。因為病毒性腸炎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所以一般都是保守治療,主要是補充足水分和電解質,防止因為腹瀉引起脫水和電解質功能紊亂。等到人體的腸道自潔系統通過腹瀉把腸黏膜上的病原菌都排出體外,病毒性腸炎自己慢慢就會好轉。
腸胃炎的癥狀是比較明顯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腹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如果是病毒性腸胃炎,還會出現發熱發燒的情況。腸胃炎的治療是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確定的,對于輕癥的腸胃炎,可以不進行治療,但是需要補充充足的營養,多喝水,避免引起腸胃炎性脫水;對于重癥的腸胃炎患者,建議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