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一種炎癥性腸病,炎癥性腸病是腸道反復發作的慢性炎癥,有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種表現形式。引起潰瘍性結腸炎的因素有很多,可因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及微生物的感染等多種因素互相作用導致,血液、糞便及結腸鏡的檢查等手段可幫助確診。針對潰瘍性結腸炎的一系列相關問題,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主任醫師陳燁為我們做專項解讀。
潰瘍性結腸炎是怎么引起的?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具有遺傳易感性,與基因有關;2、外界環境的改變,包括飲食、環境等因素;3、腸道菌群的失調,腸道里含有很多細菌,菌群失調后加劇了免疫的異常,最終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
克羅恩癥與潰瘍性結腸炎有何區別?
克羅恩癥與潰瘍性結腸炎的區別,首先是在臨床癥狀上,克羅恩癥以腹痛、腹部包塊、消瘦甚至有瘺管的形成這些癥狀為主,而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粘液血便為主要表現;其次是在內鏡下的表現,克羅恩病是階段性分布的潰瘍,從口腔一直到直腸都可以有潰瘍,但潰瘍性結腸炎只在結腸或者大腸發病。
潰瘍性結腸炎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潰瘍性結腸炎建議先做大便的常規和培養的檢查,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最關鍵的要做腸鏡,觀察大腸的糜爛和潰瘍表現以及某些病理特征。潰瘍性結腸炎的大便特點是大便稀爛,同時含有粘液、容易沾馬桶,有時還會伴有血或者血絲。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且和種族也有很大的聯系,但吸煙飲酒、不衛生的飲食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因素。因此,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一定要加強患者教育,注重飲食衛生,避免長期飲酒。如果病情反復發作,要做好終身服藥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