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由于生活壓力非常大、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很多人都出現腸道方面的疾病。如果患有腸道疾病,醫生會建議患者做腸鏡檢查,很多人都想要知道什么情況才需要做腸鏡及其禁忌癥,如果是結腸癌早期癥狀會有什么表現等相關知識。針對什么情況需要做腸鏡?纖維結腸鏡檢查的禁忌癥有哪些?今天我們邀請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刁德昌為我們做專項解讀。
什么情況需要做腸鏡?
需要做腸鏡的情況主要有兩個:1、有腸癌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比如年齡大于45歲,長期腹痛,大便性狀、習慣改變,有長期的精神刺激史合并大便潛血陽性,長期慢性闌尾炎或切除闌尾后腹部有不舒服癥狀的患者;2、有腸道的炎癥或長期腸道不適的癥狀,如長期拉粘液便、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纖維結腸鏡檢查的禁忌癥有哪些?
纖維結腸鏡檢查的禁忌癥包括:1、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2、腹主動脈瘤患者;3、有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4、有急性腸炎的患者,因為做腸鏡可能會加重腸道內膜的損傷;5、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如果做腸鏡會加重感染的風險。
做完腸鏡后多久可以吃東西?
做完腸鏡多久可以吃東西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普通腸鏡做完患者馬上就能吃東西;無痛腸鏡一般要一小時后等麻醉完全清醒再吃東西,如果患者沒有完全清醒就吃東西很容易誤吸,導致窒息。如果在腸鏡檢查過程中做了治療,比如切除息肉就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只是切除息肉,患者可能要禁食一兩天,要根據醫生醫囑來執行,不能自己決定吃東西的時間。
腸鏡現在已經被廣泛推薦作為每年體檢項目之一,尤其是對于40歲以上的人群。長期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大、排便習慣變化,如:長期腹瀉,大便不成型,偶爾還會便血的人更應該重視腸鏡檢查。如果患者出現這些癥狀也不用擔心,通過腸鏡可以看到直腸情況,盡早診斷、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