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盡早診斷、盡早治療對于患者的恢復較為重要,尤其是對于生活不規律、有潰瘍家族史、長期精神緊張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檢查。疑似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如出現餐前或餐后腹痛,伴有腹痛、惡心、噯氣、反酸、應該及時就醫來明確診斷,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消化道潰瘍造成的疼痛與其他疼痛區分、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癥、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今天我們邀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主任醫師吳保平為我們做專項解讀。
如何將消化道潰瘍造成的疼痛與其他疼痛區分?
消化性潰瘍在沒有穿透胃壁和十二指腸壁時,疼痛是周期性和節律性的,如胃病餐后痛為主,十二指腸是空腹痛為主。而其他疼痛,闌尾炎初始可為上腹痛,逐漸向右下腹轉移;膽囊引起的疼痛可放射到右肩、后背;潰瘍沒有侵犯到臟器的漿膜層,局部按壓疼痛或能緩解。
消化性潰瘍有哪些最常見的并發癥?
消化性潰瘍常見的并發癥有四個:1、出血,潰瘍病變累及血管時會引起出血;2、穿孔,較淺的潰瘍可能僅會導致黏膜層缺失,但深層潰瘍會引起穿孔,引發急腹癥;3、狹窄,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愈合不佳會反復發生疤痕攣縮,引起十二指腸狹窄、憩室;4、癌變,胃潰瘍和食管潰瘍長期不愈合,會使該部位潰瘍癌變幾率增加。
如何治療消化性潰瘍?
患者患消化性潰瘍的病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胃酸分泌過多,另一種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因此患者在治療時需要根據病因抑制胃酸治療,或用四聯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該病治療療程一般為八周,患者在治愈之后仍然需要定期復查。
消化性潰瘍一定要做好日常護理。癥狀較重或有并發癥時,應臥床休息,避免進食對胃黏膜刺激較大的食物。正確服藥,了解自己服用抑胃酸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避免發生并發癥,如過服用后癥狀沒有緩解,感到疼痛、心率加快、乏力等異常癥狀,應該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