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我國發病率比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根據最新的臨床數據統計,我國消化病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占比在13%以上,并且在逐年的提升,需要我們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及時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針對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選檢查方式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等相關問題,我們特邀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治醫師劉雪蓮為我們做專項解讀。
上消化道出血首選檢查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首選的檢查是內鏡檢查,主要指胃鏡,因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往往較重,所以在內鏡檢查前需注意:1、首先通過藥物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2、與患者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告知其內鏡檢查的必要性和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做內鏡檢查之前要禁食6到8小時以上。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哪些部位?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膽道、胰管這些部位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能否根治取決于出血的原因,良性疾病例如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以根治,若是消化道腫瘤、肝硬化或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惡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則很難根治。
上消化道出血糞便顏色是什么?
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少且速度較慢的時候,通常表現為黑便,糞便類似柏油,黑而發亮;若出血量很大且速度很快的時候,可能表現為暗紅色的血便。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需要急救,首先要找到安靜的地方平臥休息,以免失血引起暈厥,然后要盡快就醫接受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者要緊急采取內鏡下止血治療。
臨床上對于魚傷消化道首選的檢查方式是胃腸鏡的檢查,通過胃腸鏡檢查可以明確確定出血的部位,病變的類型,病變的嚴重程度,為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糞便的顏色一般是黑便,因此在生活中要養成注意觀察糞便的習慣,如果連續出現黑便的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接受消化道的相關檢查,確定具體的疾病類型,然后采取下一步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