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如何進行科學康復?
近日,南方醫院增城院區康復醫學科收治了多名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患者,經系列術后功能康復治療,患者膝關節能力明顯提升。
南方醫院增城院區康復醫學科主任鐘玉華提醒:前交叉韌帶在運動中比較容易受傷甚至斷裂,手術重建后的康復是影響膝關節運動功能恢復的關鍵因素之一。
她介紹,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的康復是一個長期且需要細致規劃的過程,通常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術后初期(0-2周)
1、保護與制動:使用拐杖,減少膝關節負重。
2、控制腫脹:冰敷、抬高患肢、使用彈性繃帶。
3、ROM練習: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
4、肌力訓練:重點是激活股四頭肌和腘繩肌,避免肌肉萎縮。
中期康復(2-6周)
1、增加ROM:逐漸增加膝關節的活動范圍至正常。
2、加強肌力:繼續加強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力量。
3、平衡訓練:開始進行閉眼站立、使用平衡板等練習。
4、本體感覺訓練:通過特定的練習增強關節位置感。
后期康復(6周-3個月)
1、進展性肌力訓練:增加抗阻練習,如腿舉、深蹲等。
2、功能性訓練:如上下樓梯、跳箱等,提高日常活動能力。
3、繼續平衡和本體感覺訓練。
恢復期(3-6個月)
1、高級肌力與耐力訓練:增加訓練強度和復雜性。
2、運動專項訓練:如果目的是回歸運動場,需要開始進行專項運動訓練。
3、全面恢復ROM:確保膝關節活動范圍完全正常。
后期(6個月以后)
1、持續強化訓練:保持和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2、預防再損傷:加強周邊肌肉和本體感覺訓練,預防再次受傷。
3、回歸運動:在專業指導下逐步回歸到術前運動水平。
鐘玉華強調,具體康復計劃應根據手術情況、個體差異以及專業醫生的建議來制定。在整個康復過程中,以下要點需要特別注意:
1、遵循醫囑:康復計劃應該由專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
2、循序漸進:康復訓練的強度和復雜度應逐步增加,避免突然大幅度增加。
3、持之以恒:康復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患者堅持不懈地完成訓練。
4、 定期復查:通過復查了解恢復進度,及時調整康復計劃。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通訊員 劉進娣 杜東)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牙科的骨粉與骨膜是什么意思?
2024-12-19得過腦梗且腰椎骨質增生現腳底發麻如何
2024-12-10導致腿麻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2024-12-10左腳跟骨粉碎性骨折術后多久能正常走路
2024-12-09骨折病人的護理要點及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4-12-09懷孕初期會出現腰酸嗎?若會,腰酸多久
2024-12-09如何有效治療肩周炎
2024-12-09哺乳期六個月腰疼如何處理?
2024-12-09
熱門文章
腰突、腰痛怎么緩解?醫生教您21天腰椎功能鍛煉訓練
2024-12-12胳膊肌肉酸痛怎么辦?專業解答在這里!
2024-12-12經常蹺二郎腿,這些后果不可不知
2024-12-04要想傷口愈合快,這些食物不能吃
2024-11-28小腿酸脹痛,探究背后的原因與緩解之道
2024-11-20總感覺四肢無力怎么回事?多半是這幾個原因
2024-11-18手術麻醉后遺癥有哪些
2024-11-11運動損傷怎么辦,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