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與乙肝傳播途徑不同 要區別預防
我們比較熟悉的肝類的疾病有甲肝和乙肝,雖然它們都是肝炎,但它們在傳播途徑中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所以我們要做到針對不同的傳染源,做好不同的預防措施。病人是甲肝的主要傳染源,通常病毒由糞便排出體外,并且通過污染的手、水、食物、食具等經口傳染給下一個。日常生活接觸為主要傳播方式,呈散發性流行。
一般病人在發病2~3周后,隨著血清中病毒特異性抗體的產生,血液和糞便的傳染性即可消失,長期攜帶病毒者極少見。患甲型肝炎后,患者對同型肝炎病毒獲得免疫力,可維持多年。因此,預防甲肝的主要措施是注意飲食衛生,隔離病人,保護水源,盡量減少和病人的密切接觸,對病人的排泄物、食具、床單、衣物等進行認真消毒。
乙肝的重要傳染途徑是輸血或注射。如果輸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或使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及醫療器具,等,均可被傳染。母嬰傳播也是重要傳播途徑,包括經胎盤、分娩、哺乳等方式傳播。某些生活習慣和行為也可傳播。如共用牙具、共用刀具刮臉,乙肝病毒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由于在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的唾液和精液中也可檢測出乙肝病毒的外殼成分,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所以夫妻生活、吸血昆蟲叮咬及糞——口途徑也有可能傳播,但目前缺少充分的根據。預防乙肝的措施,主要是阻止乙肝病毒進入正常人的血液。如對獻血員進行嚴格篩選,對血液制品嚴格檢查,病人的血液、分泌物以及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器具、物品應嚴格滅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針灸針。特別是注意保護皮膚、黏膜的完整性,避免乙肝病毒通過傷口進入血液。要大力推廣乙肝疫苗接種,特別是對于母親是乙肝病毒陽性的感染者,及時使用乙肝疫苗可以明顯降低新生兒感染乙肝的機率。
綜上所述,甲肝與乙肝的傳播途徑不同。與乙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攜帶者的日常生活接觸。只要皮膚無損傷,一般不會被感染。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就是對于乙肝病人或者病毒攜帶者的歧視問題,很多人不了解什么傳播、什么不傳播,以為日常的生活接觸就可以很容易傳播乙肝,所以對這部分感染者或者患者經常處于一種歧視狀態。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也不會通過日常生活接觸來傳播。因此,家中有人患乙型肝炎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與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同事一起進餐,不會被傳染上乙肝病毒,過分擔心或精神緊張都是不必要的。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