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各個指標怎么看?專家教你讀懂肝功能報告!
作者:胡塔、羅婭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管技師)
審稿者:穆小萍(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技師)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我國是肝癌發生的“重災區”。 《2020全球癌癥報告》顯示,全球新發肝癌91萬例,其中我國新發肝癌41萬利,將近占到全球的一半。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消化器官,位于右上腹部,是人體最重要的五大器官之一,主要有以下三大功能:加工、消化和解毒。
在體檢中,肝功能檢查項目較多,各個指標所代表的臨床意義各不相同,對普通人而言,要看懂肝功能報告并不容易。下面就讓我們帶大家了解一下常見肝功能報告相關項目的檢測意義。
一、反映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淤積的指標:
總膽紅素(TBil)、直間接膽紅素(DBIL)、血清膽汁酸(TBA)、γ-谷氨酰轉肽酶(γ-GGT)及堿性磷酸酶(ALP)等。
膽紅素增高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黃疸,其發生是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于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而新生兒黃疸幾乎是每個新生兒都會出現的一種病癥,可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生理性黃疸大多在新生兒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高峰,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若出生24小時內即出現,3周后仍不消退,或持續加劇則為病理性黃疸。足月兒總膽紅素超過342μmol/L時可引起膽紅素腦病。
血清膽汁酸(TBA)是膽固醇在肝臟分解代謝的產物,正常人血中膽汁酸濃度很低,它的生成和代謝與肝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一旦當肝細胞發生病變,血清TBA很容易升高,因而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實質損傷的一項重要指標。在膽道梗阻時,TBA、γ-GGT和ALP會同時升高。孕婦TBA偏高是由于膽汁酸代謝異常,孕期激素水平改變造成的,TBA高的孕婦易發生肝內膽汁淤積癥。
二、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
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膽堿酯酶(CHE)等。
血清蛋白質是血清固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類物質,這幾項檢查是通過檢測肝臟的合成功能來反應其儲備能力的常規試驗。
白蛋白是人體內健康循環的主要蛋白,它占了血漿蛋白的一半左右。主要功能是維持膠體滲透壓、維持組織和血管中的水分處于動態平衡,改善血容量不足的問題。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減弱或者大量丟失。
血清膽堿酯酶(CHE)也是由肝臟合成,它的活性降低常常反應肝臟受損。當患各種肝病時,病情越重,膽堿酯酶活性越低,若持續降低且無回升跡象,多提示預后不良。肝膽疾病時,ALT和GGT均升高的情況下,如果CHE降低者為肝臟疾病,而正常者多為膽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見于甲亢、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脂肪肝。
總之,這幾項指標可間接了解機體的營養狀況,協助診斷某些疾病。
辟謠!體質弱,輸白蛋白來提高免疫力?
小編被不少親戚追問過,輸白蛋白是不是能改善體質?
答案是“并不能!”首先參與人體免疫的是球蛋白,而不是白蛋白!再者,如果你本身白蛋白是正常的,額外注射反而可能導致自身白蛋白合成受到抑制,并且注射白蛋白還可能引起一定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發燒、頭痛等,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心悸、過敏性休克等情況。
三、反映肝實質損害的指標:
血清轉氨酶分為兩種,一種是存在于肝細胞漿中的谷丙轉氨酶ALT,另一種是存在于肝細胞線粒體中的谷草轉氨酶AST。
轉氨酶升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升高:則包括妊娠、熬夜、疲勞、飲酒、劇烈運動、感冒,甚至情緒因素等。
病理性升高:包括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膽道感染、膽石癥、急性心肌梗死、肺梗塞等急慢性病癥。
谷丙轉氨酶ALT活性升高標志臨床發病,常急速上升,緩慢下降。一般高達正常高限值的十余倍至數十倍,其值的高低反應著炎癥活動的程度。
谷草轉氨酶AST反映肝細胞線粒體的損害,較能說明肝臟組織的破壞程度。當谷草轉氨酶AST的值高超過谷丙轉氨酶ALT時,須警惕是重癥或慢性肝炎。
我們通常把轉氨酶升高大致分為三檔:
1、ALT/AST<120 IU/L的稱為輕度升高;
2、120<ALT/AST<400 IU/L稱為中度升高;
3、ALT/AST>400IU/L的稱為重度升高。
轉氨酶如果超出正常范圍,醫生會建議一段時間(1~2周)再復查一次,但即使增高了,也不能簡單地以轉氨酶(ALT)升高的程度來判斷病情,還要結合其它指標(如血清膽紅素、膽堿酯酶、白蛋白等)、病毒性肝炎的相關檢測和肝膽脾B超檢查結果綜合判定肝臟損害程度。而重型肝炎,可能實際存活的肝細胞比較少,導致釋放到血液中的轉氨酶少,ALT反而隨病情的惡化而降低,而血清膽紅素持續升高,出現酶-膽分離現象。
四、肝癌的腫瘤標志物
AFP是原發性肝癌早期診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最優標志物。它是由胚胎時肝臟合成的一種蛋白質,但胎兒出生后肝臟不再合成,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甚微,當肝臟癌變時AFP將明顯升高。通常能在肝癌患者臨床癥狀出現前6至12個月就開始升高,AFP大于500ng/ml持續4周以上,或AFP由低濃度持續升高,或AFP大于200ng/ml持續8周,可診斷為原發性肝癌。癌胚抗原(CEA)、CA199、GGT-2、α-L巖藻糖苷酶(AFU)等也可輔助診斷肝癌。臨床上常聯合檢測血清和腹水AFP、CEA和CA199來提高肝癌診斷的陽性率。
良性病變和妊娠時,AFP亦可升高,但一般在200ng/ml以下。胃癌、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等AFP亦可呈中、低水平和暫時性升高。
上文中提到的大部分數值是針對成年人的范圍,國家衛健委在2021年10月頒布了我國《兒童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間》,規范了從28天~18歲兒童15項常規生化項目的參考區間,其中就包括了總蛋白、白蛋白、肝功酶等項目,家長們看到一份報告單時,不要僅僅看箭頭的多少,還要結合參考范圍,聽從醫生的合理解釋。
附上《兒童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間》
(責任編輯:馮莉莉 通訊員:林惠芳)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靈山縣治療乙肝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永清縣治療肝病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0哪里治療肝硬化效果較好?
2024-10-20新津縣哪家醫院治療肝病效果佳?
2024-10-20蒲江縣哪家醫院治療肝病效果佳?
2024-10-20印臺區哪家醫院治療肝硬化效果佳?
2024-10-20溪湖區治療脂肪肝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0金門縣治療肝硬化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0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