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乙肝轉為慢性肝病 乙肝治療注意七大盲區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在各種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炎中占80%~90%,因此,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最常見的病因。 乙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抗病毒”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專家認為在抗病毒治療中還有一些誤區,包括抗病毒的療程以及停藥的時機等,調查顯示,人們對于乙肝的認知存在七大誤區。
臨床上將肝炎急性期過后,病程超過6個月而肝臟炎癥仍持續存在者,稱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多是從急性病毒性肝炎轉變而來,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長期應用損害肝臟藥物及機體對藥物過敏,酗酒以及某種酶的缺乏,代謝紊亂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轉變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顯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急性期過后,疾病自限,預后良好,不發生病毒持續攜帶狀態,亦不轉變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約15%左右轉變為慢性肝炎,約20%發展為肝硬化,約0.6%發生肝癌;丙型肝炎亦較多演變為慢性肝炎,據文獻報道,丙型肝炎約有36%(26%~55%)轉變為慢性。
根據慢性肝病病史長、食欲低下、營養吸收不好、營養失調的情況,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組織專家研制開發了保甘營養素,補充鋅、硒、鈣等微營養素和部分維生素,調節免疫、保護肝臟、預防肝癌和肝硬化,增進食欲、促進康復。
治療乙肝七大盲區
誤區1 用多個藥比用一個藥好
市場上治療乙肝的藥物很多,魚龍混雜。很多都聲稱自己有90%以上的轉陰效果。如果盲目相信虛假廣告亂用藥,不僅不能治病, 反而還可能發生一些不良反應,造成其他器官損害。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抗病毒療效的藥物并不多,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藥 物只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和干擾素。
誤區2 得了乙肝影響正常社交
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體液傳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渠道。所以在預防母嬰傳播之外,乙肝病人只要避免與健康人的血液和體液 接觸,如在日常生活中把常用的剃須刀等有可能接觸血液的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乙肝的婦女注意經期衛生,一般是不會把乙肝病毒傳 染給其他人的。隔離對乙肝病人來說是完全不必要的。
誤區3 得了乙肝治不治都行
一般說來,活動性乙肝可進展至肝臟纖維化。若病情得不到進一步的控制,部分患者可發展至肝硬化與肝癌。一部分病人認為現在 沒有特效藥?熏因此不去治療。其實雖然抗病毒治療不能徹底清除病毒,但可以阻止病情的進一步惡化。重要的是在乙肝早期進行抗病 毒治療,延緩病程進展。
誤區4打針效果比吃藥好
治療上采取打針或者吃藥主要是取決于所應用的藥物。某些藥物如干擾素如果采取口服的方法就很容易造成干擾素活性成分在胃腸道被消化掉。而有些藥物在體內達到的血藥濃度與峰值 濃度都與注射差不多。
誤區5 不能徹底除病毒就是無效
治療乙肝的目標是持續抑制病毒,延緩疾病進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對一些患者,長期抗病毒治療即使沒有徹底清除病毒,也可抑制 病毒復制,減輕肝臟的炎癥病變,改善肝功能,延緩肝臟的纖維化與肝硬化進程。所以判斷治療效果應綜合評判。
誤區6 保肝藥用得越多越好
乙肝患者常常吃很多所謂的“保肝藥”,或者還要吃各種保健品或偏方。其實這樣有百害而無一利。乙肝病毒復制是慢性乙型肝炎 的根本病因,所以抗病毒治療是對因治療,猶如釜底抽薪,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關鍵。很多“保肝藥”都是通過肝臟代謝的,過多服 用只會加重乙肝患者本就脆弱的肝臟負擔。
誤區7 得了乙肝生活不再正常
其實乙肝患者只要生活規律,避免勞累,忌煙酒,注意飲食,并且在正規醫院和有經驗的醫生處治療和定期隨訪,仍然可以正常工 作和生活,重要的是要及時抑制病毒復制。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里治療肝硬化比較好?
2024-10-21重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
2024-10-21慢性遷延性乙肝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小三陽有可能轉變為大三陽嗎?
2024-10-21乙肝大三陽應采取哪些治療措施
2024-10-21肝病醫院的醫療水平如何評估?
2024-10-21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生育小孩
2024-10-21媽媽有小三陽生下的寶寶會被傳染嗎?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