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肝血管瘤的病理機制
肝血管瘤是血管瘤的一種,屬于良性腫瘤,因此患者在確診后不必驚慌,按照正常的診療流程走癥狀會慢慢減輕。肝血管瘤表現在肝臟暗紅,藍紫色囊樣隆起。分葉或結節狀,柔軟,可壓縮,多數與鄰近組織分界清楚。病人一般無自覺癥狀。
因本病無明顯癥狀,僅表現為肝內占位性病變,故臨床上要注意與肝癌相鑒別。目前就肝血管瘤的病理發生機制尚不清楚,現有兩種不同的認識。
其一認為是血管畸形,其增長是由于血竇在血流作用下的擴張,血竇有完整內皮細胞,其下有豐富彈力纖維,中膜層有成纖維細胞及平滑肌細胞,間質中有極豐富和廣泛分布的膠原纖維,造成內、中、外膜層界線不清及彈力纖維排列紊亂,膠原纖維可填充血竇腔,內皮細胞不同程度腫脹,甚至半脫落、脫落狀;紅細胞可大量滲出至間質中,從而證實了肝血管瘤為肝動脈末梢的動脈畸形。
其二認為肝血管瘤是真性腫瘤,其增長是由于新血管組織的形成。激素在新血管組織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測類固醇作用于血管壁的徽結構——海綿狀血管的一部分,可能機制為類固醇如強的松等抑制了血管壁膠原的生物合成;另一方面類固醇具有激發或促進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報道稱性激素可以促使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移行乃至形成毛細血管樣結構。
同樣臨床研究證實,女性激素與肝血管瘤的生長存在一定的關聯。一項長期隨訪調查表明12.7%女性肝血管瘤患者在隨訪期間腫瘤增大,但明顯增大者只占6.3%,接受激素治療者有22.7%,其肝血管瘤直徑增大,兩倍于對照組。以上均說明肝血管瘤的生長和復發與性激素有密切的關系,外源性如口服避孕藥物,內源性如懷孕等,即懷孕或口服避孕藥可使腫瘤生長加快或治愈后復發。
另有報道肝血管瘤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達陽性率高達78%,VEGF表達越高,血管內皮細胞增殖越旺盛,由此肝血管瘤應被視為新生物。但目前對激素在肝血管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真正機制尚未了解,有待我們深入研究,為臨床藥物治療肝血管瘤提供理論依據。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上脂肪肝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好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1乙肝大三陽治療期間如何預防耐藥?
2024-10-21肝外傷是怎樣形成的以及如何應對
2024-10-21哪里治療肝硬化比較好?
2024-10-21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打肝炎預防疫苗
2024-10-21治療肝硬化選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