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疾病癥狀與治療
一、甲肝癥狀
1、急性黃疸型
(1)、黃疸前期起病急,急數患者有發熱畏寒,體溫在38~39℃之間。平均熱程3日,少數達5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上腹部飽脹感或輕度腹瀉。少數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要表現,尿色逐漸加深呈濃茶色。本期持續5~7日。
(2)、黃疸期自覺癥狀好轉,熱退后黃疸出現,可見鞏膜、皮膚不同程度黃染,肝區痛,肝臟腫大,有壓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腫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功能明顯異常。持續2~6周。
(3)、恢復期黃疸逐漸消退,癥狀好轉以至消失,肝脾回縮到正常,肝功能逐漸恢復。本期持續2周至4月,平均1個月。
2、急性無黃疸型
較黃疸型少見。起病較緩,臨床癥狀較輕,僅表現乏力、食欲減退、肝區痛和腹脹等。以肝腫大為主,脾腫大少見。一般在3月內恢復。
3、瘀膽型
舊稱毛細膽管性肝炎,現證實其原發病變在肝細胞泌膽機制而不在毛細膽管,故原稱病名已不用。
本型為黃疸型的一種非凡表現,臨床特點是胃腸道癥狀較輕,發熱時間較長,肝內梗阻性黃疸持續較久(數周至數月),可有腹脹、皮膚瘙癢、一過性大便顏色變淺,尿色深呈濃茶色,肝腫大、有壓痛。需與其他肝內、外梗阻性黃疸鑒別。
4、亞臨床型
部分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但肝功能輕度異常。
5、重型肝炎
較少見。成人感染HAV者年齡愈大,重型肝炎發病的比例越高。
二、治療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療以一般及支持治療為主,輔以適當藥物,避免飲酒、疲勞和使用損肝藥物。強調早期臥床休息,至癥狀明顯減退,可逐步增加活動,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
急性黃疸型肝炎宜住院隔離治療,隔離期(起病后3周)滿,臨床癥狀消失,血清總膽紅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時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應休息1~3月,恢復工作后應定期復查半年到一年。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攜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黃疸時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藥對乙肝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擾素對 CMV 肝炎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黃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肝效果不佳應如何處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能夠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1乙肝小三陽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