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與其他病的鑒別診斷
肝腹水的治療難度較大,對患者的健康損害也很大,因此我們要及時正確的做出判斷,找到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由于造成腹水的原因很多,所以確診肝腹水相當必要,同時我們還要鑒別肝腹水與其他疾病的不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正確的診斷出肝腹水疾病。
肝腹水的鑒別診斷需要以下疾病區分:
1、血性腹水:腹腔內有臟器破裂,腹腔內惡性腫瘤都可能帶來病人血性腹水。其中臟器破裂常常于肝破裂、脾破裂、子宮外孕誘發輸卵管破裂、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等。
2、腹腔積液:正常人腹腔存在少量液體,通常不超過200ml,當因為門靜脈壓力增高、內臟動脈擴張、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和其他因素等帶來腹腔內游離液體量超過1000ml時,稱為腹腔積液(腹水)。腹腔積液需要與肝腹水的鑒別診斷。
3、非血性腹水:凝聚于腹腔內的游離液體。平常人的腹腔內含有少量的液體,對內臟起潤滑作用。腹水可由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結核病、惡性腫瘤等疾病導致,是一個經常的臨床體征。依據其性質可分為漏出液或滲出液;非血性腹水依據其外觀可分為漿液性或乳糜性等。
4、腹水染色體核型上的鑒別:惡性腹水中有較多的染色體分裂象,浮現惡性增生的狀況,非癌腹水則無變異。這種辦法較高的特異性、敏感性關于鑒別良性肝腹水有很大的價值作用。
5、結核性腹膜炎:當本病病史較長、腹水量較大時,腹水蛋白含量往往降低,甚至為陰性,腹膜炎癥狀多不典型,常被誤診為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因全身抵抗力低下又可并發結核性腹膜炎,此外,在本病血漿蛋白降低時,加之腹水量較大,腹水被稀釋,腹水可以不表現為滲出性,在缺乏典型腹膜炎體征情況下,往往診斷發生困難,有報道誤診率達55%。結核病史、腹膜以外結核病灶、結核中毒癥狀、腹水出現前先有腹痛、腹壁增厚、腹壁深壓痛、伴腸結核者常有腹瀉伴腹內腫塊、缺乏門脈高壓表現、腹水為滲出液是鑒別要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病不典型時常與SBP表現相似,有人認為如按SBP治療,無明顯緩解時,應考慮并發結核性腹膜炎可能,進行抗結核的實驗治療。
6、胰源性腹水:凡有酗酒、慢性胰腺疾病或腹部外傷史者,出現慢性進行性大量腹水,在無明顯腹痛或腹部壓痛時,應考慮本病。腹水淀粉酶升高為本病特點。有人提出Somogyi法測腹水淀粉酶大于300U即可認為是胰源性腹水。這是診斷肝腹水的方法之一。
7、嗜酸性腹水:本病在無明顯腹痛,單純表現為腹水亦無過敏現象,外周血嗜酸性細胞并不增高時,常被誤診為肝硬化或結核性腹膜炎。本病常常伴有腹痛,并具周期性發作和自發性緩解的特點,腹水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效果明顯等具有診斷價值。當患者為女性時,還應注意與巨大卵巢囊腫進行鑒別。該病以下腹部隆起為主、腰部兩側叩診鼓音、無明顯的移動性濁音,以及平臥時臍恥徑大于劍臍徑、兩側髂臍連線不等為肝腹水鑒別要點。此外在少數情況下,當腹部逐漸增大,病史較長,而一般情況較好者,還應注意巨大腎盂積水的可能,無肝病病史,所謂腹水并無移動性,B型超聲、腎盂造影等可協助診斷。腹腔鏡檢查對腹水病因診斷可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8、癌性腹水:腹內癌腫均可轉移至腹膜,產生大量腹水。以腹內觸及腫塊、血性腹水、腹水發展迅速為診斷要點。腹水FN、LDH增高,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有助于癌性腹水的診斷。
肝腹水檢查項目常常包含:甲胎蛋白(AFP)實驗,肝功能乙型肝炎抗原抗體系統檢查,肝穿刺和腹腔鏡檢查,各種影像檢查及其他標志檢查:
1、肝功能檢查,常常是用于清楚肝腹水病人肝臟的狀況,低蛋白血癥可提醒有肝腹水或肝硬化等。
2、甲胎蛋白檢查,經常是對肝腹水病人體內甲胎蛋白進行檢查,查看是否有向肝癌發展的可能等。
3、腹腔鏡檢查,主要用于檢查肝臟表面的情況等都是診斷肝腹水的方法之一。
4、肝穿刺檢查,主要用于確認肝腹水的性質和鑒別肝腹水的原因。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攜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黃疸時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藥對乙肝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擾素對 CMV 肝炎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黃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肝效果不佳應如何處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能夠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1乙肝小三陽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