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是乙肝的幫兇
肝炎病人的基本飲食要求是通過平衡的飲食結構進行調養,也就是要制定合理的脂肪、糖、油、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的攝取量的比例,才能促進肝臟代謝,改善肝臟營養,調節免疫功能,解除某些癥狀。
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復查,正確用藥治療外,日常生活應格外注意,有些禁忌一定不要觸犯。患者在生活上麻痹大意,不重視自我保健,不注意禁忌,就會導致疾病迅速惡化。以下列舉乙肝患者的禁忌。
1、禁忌過食,特別是過多食肉和糖類。
肉類中過多的蛋白質和糖類食物轉化為脂肪,儲藏在人體各部,其中肝臟也是儲藏重點,天長日久,身體肥胖,勢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臟負擔過重,促使乙肝惡化。患者最好安排多樣化的均衡飲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體重,日常生活中,以下列食物為主:各種主食(大米,面粉等)瘦肉,新鮮水產品,雞蛋、豆制品,各種蔬菜,水果,植物油,適當糖類;少食動物脂肪,油炸類,咸肉,全脂牛奶等。
2、禁忌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臟內可以轉化為乙醛,他們對于肝臟都有直接的損害作用,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乙肝患者本身肝臟已有病變,加上飲酒可謂是雪上加霜,可以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變。乙肝患者禁酒,戒酒是無條件的、必須的,白酒,啤酒都在禁忌范圍之內,患者在聚會場合,可以飲料,礦泉水代酒。
乙肝患者應該無條件地戒酒(禁酒),既往有飲酒習慣的乙肝患者應該堅決戒酒,新近發現的乙肝患者以后也應該不再飲酒……酒喝多了會讓攜帶者變成病人
3、禁忌亂用藥物。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所有藥物都要在肝臟內分解,轉化,解毒,代謝,亂用保肝藥必定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另外,各種藥物(中西藥物)成分錯綜復雜,藥物之間的化學及拮抗作用很可能導致肝臟損害加重。藥物本身長期使用也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最終也會產生諸如脂肪肝,藥物性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嚴重情況,乙肝患者用藥一定要在??漆t生指導下規范用藥,用藥的原則是:少而精,以安全有效為準。治病務必前往正規醫院,用藥務必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各種廣告,診所,義診用藥都應冷靜對待,最好不用。
肝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進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應多吃一些豆制品、雞蛋、牛奶、魚等高蛋白食品,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同時應該保持體重,防止因過胖而并發脂肪肝。肝炎患者還要特別注意不要吃糖過多,因為人體三大代謝主要依靠肝臟,如果患肝病后還服食大量糖分,必然會增加肝臟的負擔,誘發糖尿病。得了肝炎以后,平時應該禁酒,也不要喝含酒精的飲料,忌服損害肝臟的藥物,對一些常見病,如感冒、咳嗽等,服用中草藥或中成藥為宜。
乙肝患者要少吃加工食品、辛辣食品、高糖及高脂肪食品等。”乙肝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禁忌。
我們所吃的食物都會經過肝臟解毒、代謝以供機體應用,如果胡亂進食會增加肝臟負擔,甚至加重肝臟損害,尤其是乙型肝炎活動期,輕者會延緩病情恢復,重者有可能會引起肝臟壞死。
加工食品很多含有防腐劑,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從而增加了肝臟的負擔。辛辣食品對胃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尤其對重型肝炎病人會加重胃腸道黏膜的充血、水腫及糜爛,甚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由于肝炎患者的糖代謝會發生紊亂,因此高糖飲食會使血糖升高,多余的糖會轉變成脂肪而存儲在肝臟,形成脂肪肝;同時,高糖飲食還會引起腸脹氣,像羊肉和葵花子這樣的高脂食物,過多食用難以被有效消化和吸收,加重肝臟負擔。
一般來講,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母嬰和性三個途徑傳播,日常生活接觸是不會傳染的。許多人都認為乙肝病毒不經腸道傳播,也就是說,與乙肝病人或病毒攜帶者共餐是不會傳染的。
肝炎病人的基本飲食要求是通過平衡的飲食結構進行調養,也就是要制定合理的脂肪、糖、油、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的攝取量的比例,才能促進肝臟代謝,改善肝臟營養,調節免疫功能,解除某些癥狀。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攜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黃疸時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藥對乙肝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擾素對 CMV 肝炎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黃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肝效果不佳應如何處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能夠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1乙肝小三陽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