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反復發作,造成彌漫性肝損害或者廣泛肝實質變化、壞死持續發展的結果。關于老年人肝硬化,據日本資料認為,老年人肝硬化病死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可能老年人患病毒性肝炎比青年低;歐美國家老年肝硬化隨年齡而增加,可能與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有關。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多種多樣,目前提出的有以下幾種:
(1)病毒性肝炎:雖老年人病毒性肝炎發病率低,但在年老前期或青壯年時感染了肝炎,特別是乙型肝炎,到老年期可發展為肝硬化。
(2)血吸蟲病:我國南方農村血吸蟲病流行區常見,主要由于血吸蟲孵沉積后刺激肝臟內的血管區,使纖維化增生或蟲孵進入肝臟的門靜脈分支小血管,引起阻塞,造成門靜脈高壓肝硬化。
(3)酒精中毒:長期飲酒或酗酒的人,由于酒精對肝臟直接損害,加之長期飲酒后引起營養不良,降低肝臟對毒性物質的排毒能力,易形成肝硬化。此病在西方國家多見。
(4)藥物中毒:老年人患多個系統疾病,長期服用多種藥物機會多,可引起肝損害,造成肝硬化。
(5)膽汁瘀積:有藥物、膽管性肝炎使肝內膽汁瘀積持久存在,或因膽結石、寄生蟲、腫瘤等壓迫膽管,使膽汁排出受阻。高濃度膽汁和膽色素對肝細胞有損害,使肝細胞壞死,最后形成肝硬化。
(6)循環障礙:老年人常患冠心病、肺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使肝臟長期充血、缺氧、壞死,最終演變肝硬化。
(7)肝臟老化:隨著年齡增長,肝臟老化,肝臟重量逐漸減輕,70歲以下顯著下降,肝體積縮小,外形呈波狀不規則,由于肝實質細胞減少,肝儲備能力低,故70-90歲老年人可無其他原因而發生肝硬化。
老年人肝硬化20-50%無癥狀,可潛在存在。脾大可為唯一重要表現,肝大小不一,如肝失去代償能力時,則出現肝功能異常,消瘦,乏力,低熱,下肢浮腫,面色灰暗黑呈古銅色,消化力差,食后上腹不適,飽脹,進油脂多的食物惡心,腹瀉,尿量減少,浮腫等營養不良。有的出現腹水,脾腫大明顯,食道下段、胃道下段、胃的底部靜脈曲張如蛇形,若碰破上述曲張靜脈血管可突然嘔大血不止。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