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乙肝疫苗時的禁忌
我國當前臨床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制品,副作用小。人體接種乙肝疫苗后,通過主動免疫方式產生抗體,使人體獲得對乙肝的免疫力。 統計資料表明,接種乙肝疫苗后人體乙肝表面抗體(抗一HBs)轉陽率在95%以上,有效保護期在5年以上,抗體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強,免疫保護持續時間也越長。那么接種乙肝疫苗時有哪些禁忌呢?
不宜接種乙肝疫苗的人群有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等。詳細內容如下:
一: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時接種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疫苗、乙腦疫苗同時接種,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時使用。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二:患急性傳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等待病愈后方可進行;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后遺癥、癲癇病的小兒不宜接種;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種;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乙肝疫苗接種;有血清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蕁麻疹及對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藥物過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三:發熱、體溫超過37.5℃應暫緩乙肝疫苗接種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乙肝疫苗接種;
四: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種。低體重、早產、剖腹產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兒。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五:過敏性體質和孕婦不宜乙肝疫苗接種。
六: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絕對的和一勞永逸的。接種后一定要檢驗接種效果和抗-HBs滴度,并根據其滴度情況適時復測,當滴度小于保護值時,要及時補種,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預防乙肝。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