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肝癌的病因
肝癌是肝臟的惡性腫瘤,并且肝癌是一種高發的肝臟腫瘤,肝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許多患者在肝癌早期并不自知,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化為晚期肝癌。肝癌的預防亟不可待,預防肝癌首先要遠離肝癌的誘因,引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
遠離肝癌的病因:
肝癌是多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它的發生是多階段的。由于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等的作用,使肝細胞DNA產生不可逆變化,同時或接著是促癌階段,主要改變細胞遺傳信息的表達,免疫監視不能發揮作用,最終形成癌灶。
1、病毒性肝炎:目前病毒性肝炎與肝癌的關系已知涉及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3種肝炎病毒。在我國HBV是肝癌的主要病因。日本等國家主要是HCV。俄羅斯等國家主要是HDV。世界衛生組織1983年肝癌預防會議指出,HBV僅次于煙草(與肺癌),是第二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WHO1987年第三次病毒性肝炎技術咨詢組會議指出,40%以上的持續感染者成年后,會因HBV導致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2、黃曲霉毒素B1(AFB1):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曾一再提示肝癌高發區是糧食易受AFB1污染的東南沿海溫濕地帶,尤其是食用霉菌毒素污染的玉米和花生油的地區。
3、飲水污染:肝癌高發區調查表明,飲用污染嚴重的溝、塘水者肝癌死亡率高于飲用井水者,飲用深井水者肝癌死亡率最低。最近由于水質分析技術進步,我國及臺灣地區均發現水中微囊藻毒素有明顯促肝癌作用。
4、微量元素:目前在微量元素與肝癌關系的研究發現,肝癌死亡率與環境中硒含量呈負相關,與居民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動物試驗表明硒能阻斷黃曲霉毒素誘發大鼠和鴨子發生肝癌。
5、遺傳:肝癌高發區發現肝癌有顯著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有血緣關系的、近親的、共同生活的家族中肝癌發生率高。從染色體分析,細胞免疫水平,DNA修復能力和遺傳標記等檢測中,均提示肝癌具有遺傳的生物學基矗目前認為肝癌是具有主基因效應的多基因遺傳玻
綜上所述,肝癌的病因為多種因素,多種途徑引起,各地區的致肝癌的因素可能不盡相同。肝癌發生時多數人不知道,即使肝臟已經有一個7~8公分的腫瘤,照樣可以爬山、游泳,一點異狀也看不出來。一有癥狀,盡早就醫」對多數疾病來說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對肝病而言,卻不盡然。因為等到出現癥狀,肝臟的腫瘤通常都已經長成10公分以上,像木瓜一樣大,往往為時已晚。這也就是為什么多數肝癌病人求醫時,只剩3~6個月生命的原因。
此外,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剝開橘子可以看到一層白色薄膜)才有神經,肝臟其它部位因為沒有神經,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包膜,否則再大的腫瘤也不會痛。
第二,肝臟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也就是說等到肝臟被破壞了80%時,才會產生肝功能失調的癥狀,例如食欲不振、黃疸等。所以肝炎、肝硬化、肝癌除非是很嚴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則不會痛、也沒有癥狀。
肝臟沒有神經,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其它癥狀,所以肝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樣重要。
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米時,用酒精注射、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
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臟酵素GOT、GPT檢測值連續半年不正常)、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都是肝癌的危險群。這些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
一、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即GOT、GPT)。正常值會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
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肝細胞有沒有發炎、壞死。肝細胞若壞死,這些原先存在于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
部分醫師認為,GOT、GPT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GOT、GPT并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針。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一點,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就可以安心。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正常值小于20ng/ml(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
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后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什么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緣無故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5%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必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診斷。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不痛,時間又短,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透視肝臟和其它腹部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后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臺灣人的頭號敵人──肝癌,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只要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就有痊愈的機會。所以,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顧肝的藥吃,而是去篩檢,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只要定期檢查,及早緝兇,肝癌不會是絕癥。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