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晚期才會疼痛嗎?晚期肝癌患者飲食護理
肝臟在身體里扮演者去毒素的使者,若如果肝臟壞死并且已經到了癌癥中晚期了,我們人體會有哪些表現具體呢?
一、發熱
相當一部分的肝癌患者會出現出汗、發熱。多數發熱為中低度發熱,少數患者可為高熱,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戰。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后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循環所致。腫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現發熱,與肝癌的癌性發熱有時不易區別,需結合血象并觀察抗菌治療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二、消化道癥狀
食欲下降、飯后上腹飽脹。曖氣、消化不良、惡心等是肝癌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其中以食欲減退和腹脹最為常見。腹瀉也是肝癌較為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國內外均有報道,發生率較高,易被誤認為慢性腸炎。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所致的門靜脈高壓及腸功能紊亂可致腹脹、大便次數增多,腹脹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腸功能紊亂還可導致消化不良、曖氣、惡心等癥狀。
三、肝區疼痛
絕大多數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區疼痛為首發癥狀,發生率超過50%。肝區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劍突下,疼痛性質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時間內,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適。疼痛可時輕時重或短期自行緩解。疼痛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迅速增大,壓迫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因腫瘤的壞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少數患者自發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現肝區劇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肝臟表面的癌結節破裂出血所致。若同時伴有血壓下降、休克的表現,腹腔穿刺有血性液體,則說明癌結節破裂出血嚴重。遇此情況需緊急搶救。若無上述伴發癥狀,疼痛較為局限,則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疼痛可因腫瘤生長的部位不同而有所變化,位于左葉的腫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于右葉的腫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腫瘤累及橫隔時,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誤認為肩關節炎;腫瘤位于右葉后段時,有時可引起腰痛;腫瘤位于肝實質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四、急腹癥
癌結節破裂通常引起肝區疼痛,體檢時肝區有明顯壓痛,為肝包膜刺激癥狀。部分患者癌結節破裂后,表現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癥狀,易被誤診為急性腹膜炎。癌結節破裂引起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現,與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五、消瘦乏力
肝癌患者常較其他腫瘤患者更感乏力,此與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導致能量不足,或肝細胞受損,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于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見癥狀,系由于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消瘦程度可加重,嚴重時出現惡病質。
晚期肝癌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加嚴重,身體條件變的很差,晚期肝癌患者的消耗也比較大,所以對于肝癌晚期患者的飲食護理就會更加的重要。那么,晚期肝癌患者的飲食該如何護理?
1:低鹽飲食
有的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沒有過多的注意細節,還是按照病前的高鹽飲食食用,專家告訴大家這是不對的飲食習慣。肝癌晚期應怎樣飲食?得了肝癌尤其是晚期患者,應該堅持低鹽飲食。合并有腹水的患者要特別的重視飲食,控制鈉的攝入,低鹽飲食。
2:護肝、補血食物
因為此病的發病與肝臟有一定的關系,自然是要多食用一些可以養肝、護肝的食物,防止肝臟功能均下降。具有養肝和護肝功效的食物有蘑菇、牡蠣以及香菇等食品。光是護肝、養肝還是不夠的,那么肝癌晚期應怎樣飲食?因為病人手術結束后,身體虛弱,應該食用一些具有止血和補血的食物,補充氣血。
3:少食多餐
發展到晚期的患者一般肝功能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因此身體的恢復還是需要時間的。而腸道吸收的脂肪和消化也會受到肝臟代謝的影響。肝癌晚期應怎樣飲食?所以,病人應該合理的飲食,以易吸收和易消化為主,盡量多樣化的飲食,飲食應該清淡一些,富有高脂肪和維生素以及低脂肪,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