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診斷與評估
肝活檢是診斷肝硬化的最優檢測方法。然而,肝活檢可能引發微小的并發癥風險。病史、體格檢查或常規檢查可以提示肝硬化的可能性。如果存在肝硬化,可以采用其他測試確定肝硬化的嚴重程度和并發癥的存在,也可用于診斷導致肝硬化的根本疾病。
通過患者的病史,醫生可以收集患者是否存在過度和長期飲酒史、靜脈吸毒史或肝炎病史。
慢性乙肝患者或丙肝患者發生肝硬化的概率較高。
一些肝硬化患者可出現肝臟和/或脾腫大。醫生通常能在右下方肋骨邊緣感覺到(觸摸)到腫大肝臟的下緣,左肋下緣觸摸到腫大的脾臟。已經硬化的肝臟通常會比正常肝臟更堅硬,更不規則。
一些肝硬化患者,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皮膚可出現紅色的蜘蛛狀斑紋(毛細血管擴張),尤其是胸口皮膚。然而,某些未罹患肝臟疾病的個體可能出現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
黃疸(由于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皮膚、眼睛黃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見癥狀,但黃疸也可能見于無肝硬化的肝臟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如溶血,紅血細胞遭到過度破壞)。
肝硬化患者可出現腹部腫脹(腹水)和/或下肢腫脹(水腫),但是其他的疾病通常也會引起腹水或水中,例如,充血性心臟衰竭。
Wilson病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疾病,表現為角膜異常銅積累或某些類型的神經系統疾病,造成銅在體內各臟器包括肝臟大量沉著,由于銅離子在各臟器沉積的先后不同和數量不一,可能也會導致肝硬化。
上消化道內鏡檢查(EGD)發現食管靜脈曲張,強烈提示肝硬化。
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CAT)或磁共振成像(MRI)和腹部超聲檢查可檢測肝臟腫大、異常肝臟結節、腹部腹水等,提示出現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導致血液中白蛋白水平和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因此,血液白蛋白水平降低或異常出血可能提示出現肝硬化。
年度體檢報告中發現血液中的肝酶異常升高(如ALT、AST)提示肝臟炎癥或肝臟損傷,亦可能由肝硬化引起。
血液中鐵含量升高的患者可能存在血色素沉著癥,一種鐵代謝異常的遺傳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肝硬化。
血液中檢測到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和抗線粒體抗體)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二者皆可導致肝硬化。
腹部CT、MRI或超聲可檢測肝癌(肝細胞癌)。潛在肝硬化患者最有可能進展為肝癌。
如果存在腹部液體累積,可使用穿刺針導流。隨后檢測腹部導流液體。檢測結果提示存在肝硬化。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