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知識 > 肝病檢查 > 正文

            教你看懂肝病常見檢查項目

            2016-12-15 07:49:01      家庭醫生在線

            肝病患者去醫院究竟要做哪些檢查呢?如何才能知道醫生是否在亂開檢查單呢?相信看了下面的內容,你會對肝病檢查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

            一、常見肝功能檢查各種事項

            血清蛋白

            血清總蛋白:60-80 g/L(克/升)

            血清白蛋白:正常情況:40~55g/L

            血清球蛋白:正常情況:20~30g/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1-2

            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檢測是反映肝臟功能的關鍵指標。因為肝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以及白蛋白半衰期較長等原因,所以只有當肝臟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并發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的變化,而急性或局部肝損害時這兩個指標多為正常。因此,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檢測大都用在反映慢性肝損害,并可反映肝實質細胞的儲備功能。總蛋白減低常與白蛋白減低一同出現,總蛋白增高常同時伴有球蛋白增高。

            常用血清酶

            谷丙轉氨酶(ALT):5-40 U/L(單位/升)

            谷草轉氨酶(AST):8-40U/L(單位/升)

            ALT /AST≤1

            二者升高見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動期、肝癌、脂肪肝、膽囊炎、膽管炎,急性心肌梗融死、心肌炎、多發性肌炎、酒精性肝炎(AST升高明顯);

            肝炎時二者均可明顯升高;黃疸前期,往往AST > ALT,不久AST < ALT;恢復期一般ALT恢復較慢;

            二者持續增高,說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小于1,可能是慢性遷延性肝炎;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大于1,可能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堿性磷酸酶(ALP)

            ALP:40-110 U

            各種肝內、外膽管阻塞性疾病,ALP明顯升高;肝炎等累及肝實質細胞的肝膽疾病,ALP僅輕度升高。

            γ-轉肽酶(γ-GT)

            γ-GT< 50 U

            血清膽紅素

            總膽紅素(STB):1.71-17.1μmol/L(微摩爾/升)

            直接膽紅素(CB):1.71-7μmol/L(1-4mg/L)

            間接膽紅素(UCB):1.7-13.7μmol/L

            血清膽紅素是重要的判斷肝細胞損傷程度的預后情況的指標。

            1、當肝病患者的膽紅素明顯升高時,表明有較嚴重的肝細胞損傷;若長期異常時,提示有轉為慢性肝病的可能;短期內急劇升高,表明病情危重;

            2、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急性黃疸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新生兒黃疸、膽石癥、胰腺疾病、輸血等均可增高。

            3、TBIL可結合DBIL及癥狀等鑒別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CB/STB

            膽紅素總量(STB)正常情況:臍血<34μmol/L0~1天<103μmol/L3~5天<205μmol/L其后<34μmol/L

            成人:1.7~17.1μmol/L

            膽紅素總量增高、間接膽紅素增高: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惡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均增高: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變,中毒性肝炎等。

            膽紅素總量增高、直接膽紅素增高: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征等。

            注意:臨床上STB、CB和UCB測定基本上用在黃疸的確診和黃疸類別的辨別。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正常情況:改良穆氏法<500nmol.s-1/LReitman法2~30U。

            增高:急慢性肝病,膽道感染,膽石癥,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腦,SLE等。兒童,寒冷,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溶血反應亦可升高。

            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正常情況:改良穆氏法<667nmol.s-1/LReitman法3~30U

            增加:心肌梗塞(發病后6h明顯升高,48h達高峰,3~5天后恢復正常),各種肝病、心肌炎、胸膜炎、腎炎、肺炎等亦可輕度升高。GOT有兩種同工酶,存在于胞漿內的稱s-GOT,存在于線粒體內的稱為m-GOT.GOT同工酶測定有助于了解組織損傷程度,心肌、肝、腎病變時。s-GOT升高;組織損傷時m-GOT才能在血清中測得。心肌梗塞時,m-GOT先于s-GOT而升高。

            谷氨酰轉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一般小于40單位。

            總膽固醇(Ch)

            總膽固醇包括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正常值是:成人膽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兒童膽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肝臟是合成和貯存膽固醇的主要器官。膽固醇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質的重要原料,也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濃度可作為脂代謝的指標。國內外專家推薦成人理想膽固醇值為<5.2mmol/L。

            血氨

            正常人體內游離血氨含量極低(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3。在妊娠30周達最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出生時血漿中濃度為高峰期的1%左右,約40mg/L,在周歲時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凝血酶原活動度(PTA)和凝血酶原時間(PA)

            凝血酶原活動度正常值75%~100%。凝血酶原時間正常值為12-14秒。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鐵蛋白(SF)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鐵蛋白,但不同的檢測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約80-130ug/L(80-130ng/ml)女性約35-55ug/L(35-55ng/ml)

            前白蛋白(PA)

            正常值:25-38ug/dl。由肝細胞合成,在電泳分離時,常顯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僅約12小時。因此,測定其在血漿中的濃度對于了解蛋白質的營養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轉鐵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病越重,值越低。

            甘膽酸(CG)

            正常人血清甘膽酸含量:1.3&plusmn;0.8mg/L,范圍0.4~2.98mg/L,肝炎診斷低限值為<3.18mg/L。

            透明質酸(HA)

            正常值:2-110ug/dl。由肝內皮細胞攝取分解,肝功能受損時,血清中HA升高,對預測肝纖維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膽堿酯酶

            正常范圍:比色法:130~310U/L;

            酶法:兒童和成人男性、女性(40歲以上)5410~32000U/L;女性(16~39歲)4300~11500U/L。

            膽汁酸(TBA)

            正常值:血清總膽汁酸(TBA)<10μmol/L;血清氨膽酸(CG)<2.6mg/L; 鵝脫氧膽酸(CDCA)<1.61μmol/L;

            膽汁酸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機陰離子,其代謝情況主要受肝臟控制,當肝功能損害時,其升高往往比膽紅素早而明顯。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損害。

            二、乙肝兩對半

            乙肝五項詳解: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 它是乙肝病毒的外殼物質,本身沒有傳染性。它的陽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顆粒存在。

            2、 抗一HBs(乙肝表面抗體,HbsAb) 它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復期出現的抗體,此時HBsAg自然消失了。它的存在提示人對乙肝有了抵抗力,不會再得乙型肝炎了。我國有27.42%的人口有此抗體。

            3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它產生于病毒內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陽性提示病毒有活動,乙肝病毒復制速度很快,而且是具有傳染性的指標。

            4 、抗~HBe(乙肝e抗體,HBeAb) 是人體針對e抗原產生的一種蛋白物質,陽性結果提示病毒的傳染性變弱,病情已處于恢復階段。但另一種情況可能是乙肝病毒發生了變異,此時血清中無HBeAg,但可產生抗一HBe,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查HBV—DNA來判定是否還有病毒存在。

            5 、抗一HBc(乙肝核心抗體,HbcAb) 這種抗體分IgM和lgG兩種:抗HBc—IgM陽性提示病毒活動,有傳染性;抗HBc—IgG陽性提示為以往感染,無傳染性,不需抗病毒治療。

            其他,HBV—DNA是病毒的遺傳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陽性和HBeAg陽性意義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公認的抗病毒治療是否有效,主要是以HBeAg和HBV—DNA的陰轉或定量的明顯減少為指標。

            乙肝五項的參考值范圍:

            乙肝表面抗原(HBsAg)-0--0.5ng/mL

            乙肝表面抗體(HBsAb)-0--10mIU/mL

            乙肝e抗原(HBeAg)-0--0.5PEI/mL

            乙肝e抗體(HBeAb)-0--1.5PEI/mL

            乙肝核心杭體(HBcAb)-0--0.9PEI/mL

            乙肝五項檢查對照表內容:

            1。乙肝五項第1項陽性,其余四項陰性,說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后期。

            2。乙肝五項第1、3、5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乙肝大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傳染性相對較強。

            3。乙肝五項第1、4、5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俗稱乙肝小三陽,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傳染性相對較弱。

            4。乙肝五項第1、3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項第1、3、4、5項陽性,說明急性乙肝感染趨向恢復,或者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

            6。乙肝五項第1、4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易轉陰,或者是急性感染趨向恢復。

            7。乙肝五項第1、5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攜帶者;③傳染性弱。

            8。乙肝五項第5項陽性,其余四項陰性,說明:①既往感染未能測出抗-HBs;②恢復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現;③無癥狀HBsAg攜帶者。

            9。乙肝五項第2、4、5項陽性,其余兩項陰性,說明是乙肝的恢復期,已有免疫力。

            10。乙肝五項第2項陽性,其余四項陰性,說明:①曾經注射過乙肝疫苗并產生了抗體,有免疫力;②曾經有過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陽性。

            11。乙肝五項第2、5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接種了乙肝疫苗以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復,已有免疫力。

            12。乙肝五項第4、5項陽性,其余三項陰性,說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復期,或曾經感染過病毒。

            13。乙肝五項全陰,說明過去和現在未感染過HBV,但目前沒有保護性抗體。

            三、乙肝病毒DNA檢測

            乙肝病毒DNA定量檢測是判斷乙肝病毒復制的常用手段,其檢測意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乙肝病毒DNA檢測可說明乙肝病毒的復制狀況:如乙肝病毒DNA測定值>1000copies/ml,常提示病毒有復制,而且拷貝數的高低與病毒復制的程度成正相關;若結果陰性,則表明病毒處于不活躍階段,病情比較平穩。

            2、乙肝病毒DNA檢測:判斷乙肝病毒傳染性強度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如乙肝病毒DNA測定值>1000copies/ml,常提示具有傳染性,且檢測值越高就說明乙肝病毒復制越活躍,傳染性越強。

            3、乙肝病毒DNA檢測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標準為乙肝病毒DNA>1000copies/ml,且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兩倍以上者;對一些肝臟有進行性損害(經肝穿活檢證實)、乙肝病毒dna陽性者,即使肝功能正常,必要時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

            4、可評價乙肝抗病毒治療效果的依據: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檢測、記錄乙肝DNA的檢測結果,以作比較,觀察抗病毒療效,如抗病毒治療3個月或半年,乙肝病毒DNA仍不轉陰或下降少于2次方,則提示該藥物抗病毒療效欠佳,可考慮停藥或換用其他抗病毒藥。

            5、其他:乙肝病毒DNA檢測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判斷乙肝病毒是否產生了變異,如在治療過程中乙肝病毒dna檢測結果由陰性轉為陽性時,則提示病毒已發生變異,應結合具體病情重新選擇抗病毒藥物。

            四、肝膽脾彩超、B超:

            B超檢查可以得知肝臟有無逐漸縮小,脾臟有無逐漸增大。B超檢查需要動態觀察才有更大的意義,即前后幾次的肝、膽、脾B超結果相互對比才能發現問題。許多患者每次B超檢查后就把報告單扔掉,這樣,對比工作就無法很好地進行了。

            B超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診斷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損害、無痛苦,可以重復的檢查,檢查結果迅速,及時,分辨力低限為2cm,陽性率高達80%等優點。因此,它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臟器病變的探測,對許多疾病,尤其是肝臟疾病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當肝臟發生壞死、液化、纖維化、增生、結石、腫瘤浸潤脂肪及肝臟大小結構改變可以在B超檢查中反應。

            正常肝、膽、脾、胰B超的正常值:

            (1)肝臟:鎖骨中線肝右葉最大長度11-13cm;肝右葉長6-8cm;肝左葉頂部厚度3-5cm,劍突下0-3cm;門靜脈內徑主干內徑1.0-1.3cm。

            (2)膽道系統:膽囊長頸<8.5cm,前后徑<3.5cm;膽管,肝內膽管內徑<0.3cm一般不可見,肝外膽管內徑<0.6cm。

            (3)脾臟:長度7-10cm,厚度2.5-3.5cm,脾靜脈內徑<0.6cm。

            (4)胰腺:胰頭厚度1.6-2.4cm,胰體厚度1.0-1.6cm,胰管內徑<0.3cm。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pp|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青娱乐国产官网极品一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