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的飲食八原則 多喝酸奶對肝臟有好處
1、采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
不適當的飲食會造成過敏癥、消化毛病、體能差、及無法去除有毒物質。蛋白質含量低,而糖類及脂肪含量高的飲食,尤其是包括許多飽和脂肪(來自油炸食物)及氫化脂肪的飲食對肝炎患者尤為不利,它們無法提供身體足夠的蛋白質,以修補受損的組織,并加重肝臟的負擔。
2、合理補充螢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結構基礎。患肝病時,因為肝臟細胞受到損害,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等,需要蛋白質進行修復,并增強免疫功能,高蛋白飲食一般為每日供給蛋白質95-130克,如有腹水、無血氨增高,每日每公斤體重應供給蛋白質2—3克;若有血氨增高,則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還應注意供給蛋氨酸、膽堿、卵磷脂等抗脂肪肝物質,每日食用含適最動物蛋白質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魷魚、瘦肉、蛋、魚、豆類及其制品等,人體肝臟受損害時,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含量減少,因此,膳食蛋白質宜多供給富含支鏈氨基酸食物。諸如魚、蝦、鴨、去皮雞肉、牛奶、黃豆、玉米、小米、糯米、菜花、小紅棗等;而要少吃帶皮雞肉、豬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含芳香族氨基酸較多的食物。一般,瘦肉每l00克含蛋白質16—25克,瘦牛肉為20%,雞肉為25%。
植物性蛋白質對人體非常有益,富含植物性蛋門的食物如豆制品、豆角、花生、芝麻、干果、玉米、谷類、瓜果等。
3、飲食應富含維生素
肝病患者應設法從飲食中補充所需維生素,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動物的肝臟、牛奶、雞蛋黃、韭菜、包心萊、菠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種新鮮蔬菜、水果、豆芽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花生、新鮮蔬菜、酵母、動物的肉類、肝臟等;肝炎患者由于膽汁分泌受阻,影響劉錐生索K的吸收,應多食用菠菜、圓白菜、菜花、花生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同時蔬菜和水果亦是矽物質、纖維素及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因此有人主張肝病患者每天至少食用500g蔬菜或水果。
因維生素類不耐高溫,所以,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煮燉,而以生食或暴炒為主,以減少維生素的破壞。
4、勿飲食過量
飲食過量是使肝功能不良最常見的原因。肝臟吸收食物有如海綿一般。飲食過量會增加肝的負擔,導致肝疲乏。當肝臟工作過度,可能使有毒物質還來不及被解毒就進入血液循環。
5、遁量增加纖維素
肝病患者活動量減少。胃腸蠕動減慢。易導致習慣性便秘,這對肝炎的恢復和預后極為不利。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久,有害物質被大腸吸收后,增加肝臟解毒負擔,損害肝細胞;長期這樣,則肝細胞恢復減慢,損傷加快,從而易致肝硬化。同時過多的毒素還能進人大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這就是為什么肝功能失常后。易發生肝昏迷的原因之一。因此,肝病患者應適量進食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以保持大便通暢。
6、喝綠色飲料
進行為期4周的健康飲食計劃,吃富含生菜、水果的飲食。喝綠色飲料,如蔬菜汁、胡蘿卜汁等,多喝果汁。由清腸禁食開始此飲食計劃。(參見下卷的禁食療法)。
7、常食蜂產品
蜂蜜和蜂乳具有滋補強壯作用、興奮造血功能、調節心血管功能,蜂王漿制劑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的作用,并能降低膽固醇。此外還有抗菌、降血糖、抗癌作用、抗潰瘍作用,能促進損傷組織的再生修復過程,有利于創作組織的愈合。蜂蜜、蜂乳是公認的滋補健身、延年益壽的佳品,常服對患者有益。
8、喝酸奶
酸奶中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和多種營養成分,同時還含有乳糖酶和大量的酵母菌,其乳酸桿菌進入人體腸道內,可繁殖生長,抑制和殺滅腸道內的腐敗菌,減少腸道內細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氨等有毒物質,同時乳酸桿菌的大量繁殖生長,使腸道內呈酸性環境,減少氨的吸收,對于肝臟病人,特別是肝硬化病人是非常有益的。急性肝炎病人每日喝酸奶200g左右為宜,恢復期以2-3瓶/日為宜;肝硬化病人以每日1瓶為宜。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泗洪抽血檢查和肝臟彩超費用合理嗎?
2024-10-24乙肝病毒攜帶者進廠工作是否受限?
2024-10-24怎樣在網上進行肝病科掛號,從哪個窗口
2024-10-24患有肝膽結石,何處能買到愛活膽通?
2024-10-24肝硬化復查甲胎蛋白 342 偏高,如
2024-10-24脂肪肝患者服用護肝片是否有效
2024-10-24乙肝寧顆粒有哪些成分?
2024-10-24心跳每分鐘 107 次,檢查器官正常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