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人成為脂肪肝的箭靶 防脂肪肝需定期體檢
脂肪肝現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而且這種疾病通常不易發現,喜歡安靜的潛伏在人群中。但久而久之,脂肪肝給肝臟帶來的負擔和傷害就會顯現出來。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的發現脂肪肝的病因,并且學會預防的方法。
在我國,肝炎病毒造成的感染一度是最大的“毀肝”因素,特別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呻S著疫苗的普及和有效抗病毒藥的發展,近20年這一情況大大緩解。但不幸的是,一些更不容易引起人們重視的肝病正急驟攀升,比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我國酒精性肝硬化在各種原因造成的肝硬化中比例不斷上升。此外,在很多人的意識里,脂肪肝就是肝臟里“油多了”,它只是胖人的“專利”,自己從來不去重視它。甚至被告知患脂肪肝時,不少人都難以置信地表示“我又不胖,怎么會得脂肪肝”。
六類人成為脂肪肝的箭靶
事實上,脂肪肝的發現,往往預示著身體已經發生或將要發生一系列的代謝紊亂,甚至是高血壓、脂代謝失常、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前兆。而對“多吃少動”成為常態的現代人來說,沒有人可以完全和脂肪肝“絕緣”。除了肥胖的人之外,很多脂肪肝還不知不覺“潛伏”在下面這幾類人中。
一、嗜酒
90%的酒精在肝臟代謝,長期飲酒可引起肝內脂肪氧化減少、脂肪酸堆積,引發酒精性脂肪肝。
二、體型較瘦
許多人為了瘦身,多年堅持素食和節食,使營養攝入不能滿足機體需要,體內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大量脂肪酸進入肝臟。
三、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46%。這是因為,糖友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導致在肝臟內轉變成脂肪。但由于早期癥狀輕微,易被忽視。
四、常熬夜
肝臟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活動能力最強,這也是肝臟最佳排毒期,如果熬夜,肝臟得不到休息,血流量相對不足,勢必加重其負擔。對此,保證良好睡眠是護肝良藥。
五、長期用藥
皮質激素、抗結核藥,或減肥藥都易導致脂肪肝,最好少用或不用。孕婦若服用四環素類藥物,用藥15天即可發生脂肪肝。
六、很少體檢
脂肪肝初期隱蔽性高、癥狀輕微,很多人不以為意。加上工作忙、沒時間等理由,把健康放置一邊。若放任不管,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因此,一定要堅持定期體檢,及時排除隱患。
如何判斷是否是脂肪肝?
影像學檢查如b超和ct是最主要的檢查方法?,F已證實,通過b超或ct可初步明確脂肪肝的有無及其程度的輕重,并可判斷肝內脂肪的分布類型。也就是說是彌漫性脂肪肝還是局灶性脂肪肝。此外,通過b超或ct還可以提示有無肝硬化和肝內腫瘤。應該說b超也是現在最經濟且迅速、無創傷的檢查。因此,提醒廣大脂肪肝高危人群要定期給你的肝臟做b超檢查。這也是早期發現脂肪肝的最佳方法。
脂肪肝的克星有這三個
類胡蘿卜素
橘子中含有豐富的類胡蘿卜素,而類胡蘿卜素在人體血液中濃度越高,人的肝功能就越好,患上脂肪肝的可能性就越低。眾所周知,過度飲酒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者專門對每天飲用640毫升以上啤酒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每天吃1個以下橘子的人比每天吃3-4個橘子的人患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要高出將近一倍。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肝病使患者血清中的抗氧化物質減少,而橘子中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可產生抗氧化物質,從而起到對肝細胞的保護作用。
維生素C
維生素C又被稱為抗壞血酸,可以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減輕肝臟的代謝負擔,促進載脂蛋白的合成,使肝臟中的脂肪更快地被排泄出去。另外,維生素C還可促進膽固醇和類脂的代謝,從而有效降低血脂,間接預防脂肪肝。
粗纖維
橘子肉中富含的粗纖維可以加快胃腸蠕動,減少食物中脂肪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所以降低了人體對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量。脂肪吸收少了,血脂就會下降,肝臟中沉積的脂肪就不會過多,也就不容易發生脂肪肝。
(責任編輯:文艷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泗洪抽血檢查和肝臟彩超費用合理嗎?
2024-10-24乙肝病毒攜帶者進廠工作是否受限?
2024-10-24怎樣在網上進行肝病科掛號,從哪個窗口
2024-10-24患有肝膽結石,何處能買到愛活膽通?
2024-10-24肝硬化復查甲胎蛋白 342 偏高,如
2024-10-24脂肪肝患者服用護肝片是否有效
2024-10-24乙肝寧顆粒有哪些成分?
2024-10-24心跳每分鐘 107 次,檢查器官正常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