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因子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響
近日,來自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及老鼠體內,p53/p66Shc介導的信號促進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于5月28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是細胞生長周期中的負調節因子,與細胞周期的調控、DNA修復、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有關。p53基因的突變(缺失)是人類腫瘤的常見事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一般認為,p53的過表達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及不良預后相關。
在這項研究里,為了闡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p53的作用,研究人員給予了野生型及p53缺陷型雄鼠以缺乏甲硫氨酸及膽堿的食物,連續喂養八周后誘導得到了營養性脂肪性肝炎模型。隨后,他們評估了正常肝組織及非酒精性肝病(NAFLD)患者的mRNA表達譜。
在原代培養的肝細胞,轉化生長因子(TGF)-β處理后,他們發現,p53及p66Shc信號增加,結果導致了顯著的活性氧(ROS)累積及細胞凋亡。而p53缺陷則抑制了TGF-β誘導的p66Shc信號、ROS積聚、以及肝細胞凋亡。
研究發現,在小鼠NASH模型體內,肝細胞內p53及p66Shc信號增強。而p53缺陷則抑制了增強的p66Shc信號,減少了肝內脂質過氧化反應以及凋亡的肝細胞數目,改善了營養性脂肪性肝炎。
此外,對比于正常肝組織標本,人NAFLD肝臟標本內p53、p21以及p66Shc的表達水平被顯著的提升。在NAFLD患者中,對比于單純脂肪變性群體,那些具有NASH的人群具有更高的肝內p53、p21以及p66Shc的表達水平。這表明p53及p66Sh表達水平之間存在著顯著的關聯。
總的來說,在肝細胞內,p53通過控制p66Shc信號、ROS水平以及細胞凋亡,調節了脂肪性肝炎的進展。而且,這些過程都可能是被TGF-β所參與調節的。此外,Toshifumi Hibi表示,該研究結果表明p53/p66Shc將能夠成為一個有潛力的靶點來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肝臟常有郁氣難以排解怎樣有效治療?
2024-10-2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經期能吃安絡化纖丸嗎
2024-10-24恩替卡韋片和六味五靈片治乙肝病毒效果
2024-10-24乙肝患者能否用賀普丁拉米夫定片治療?
2024-10-24周圍有乙肝,自身無乙肝但可能脂肪肝且
2024-10-24表弟轉氨酶高服藥降低后想鞏固,能否再
2024-10-24肝炎患者服用茵梔黃顆粒期間能否喝酒?
2024-10-24HBeAg 和 HBsAg 陽性,肝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