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療:五大切面為您解讀干擾素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教授 肖杰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大約有60%~70%的人,在其一生中會遭到乙肝病毒的“入侵”,并且有一部分人會演變成為慢性感染。在我國,發生慢性感染的人數已超過1.2億。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可以徹底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藥物。
但是,沒有特效藥,并不等于說乙肝就是“不治之癥”。也正因為沒有能夠一統天下的藥物問世,那么出現“群雄并起,逐鹿乙肝”的局面就勢在必然。中藥西藥民族方藥,單方復方祖傳秘方,針對乙肝的各類醫藥廣告鋪天蓋地,眾說紛紜,令廣大乙肝患者茫然無所適從。
乙肝治療的最終目標就是將病毒從體內清除,或徹底抑制其復制增殖。抗乙肝病毒雖有有效藥物,但尚無滿意的特效藥。“有效”是指現有的抗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的復制,“非特效”就是未能殺滅及清除病毒。目前,干擾素仍是抗乙肝病毒的主要藥物。
干擾素的由來
1957年英國專家發現干擾素,至今已有40多年。干擾素是人體受到病毒侵襲時,自然產生出來的一種極微量的蛋白質,是人體本身的抗病毒物質。開始使用的人血制備的干擾素成本非常昂貴,但臨床應用的研究已發現其對多種病毒性疾病和惡性腫瘤有一定療效。
1976年開始以干擾素進行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19世紀80年代生產重組干擾素以來,大量慢性乙肝病人使用干擾素治療,故經驗已漸趨成熟。
用于抗肝炎病毒的主要是α-干擾素。β-干擾素抗病毒的作用與α-干擾素相似,但由于β-干擾素在肌肉內極易被破壞,必須由靜脈滴注給藥,進入血液內亦易被滅活,因而臨床上少用。而γ-干擾素抗病毒作用微弱,不宜用做乙肝抗病毒治療,但其抗腫瘤的作用較強。
用藥的指征
由于機體對干擾素的反應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什么類型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可望對干擾素有較好的療效,這不僅是臨床醫生必須考慮的,也是眾多患者關注的問題。醫學專家認為,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的慢性乙肝患者適合干擾素治療:①乙肝病毒復制,其標志是e抗原及病毒核酸(HBV DNA)陽性;②肝臟有炎癥改變,表現為丙氨酸轉氨酶(ALT)異常。
上述治療指征考慮到影響干擾素治療效果的各種因素:
1.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血清轉氨酶正常者,干擾素治療基本無效。此類多由母嬰傳播的感染者,感染時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絕大多數演變為慢性病毒攜帶狀態。這類患者內源性干擾素往往并不缺乏,故給予外源性干擾素治療亦難以奏效。
2.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療前病程少于7年,尤其在兩年以內者,e抗原為陽性及HBV DNA低水平陽性,ALT增高,或女性患者等,療效較好。
3.e抗原陰性或e抗體陽性而HBV DNA陽性,ALT增高的患者,應用干擾素亦有效,但療效稍遜。
4.乙肝肝硬化而無腹水、黃疸、腦病、出血等并發癥者,可考慮用干擾素治療。由于此類患者HBV DNA可能整合到肝細胞的基因組內,機體對干擾素的敏感性下降,療效受影響而減低。
方法與效果
國內外對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的方案已有共識。國內當前通行的方法是:每周3次,每次500萬單位,皮下或肌肉注射,療程6個月,可根據病情延長至1年。療程結束時,e抗原及HBV DNA轉陰、ALT恢復正常者可達50%,大多數療效能持續穩定,約有10%在一年內可復發,一年后還可有不到10%的病人不能維持此效果。
抗病毒治療除抑制病毒外,尚可改善肝功能,減輕肝組織病變,對減少及阻止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的發生均有作用。因此,符合治療指征的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考慮使用。
不良反應與處理
使用干擾素會出現不良反應,令一些患者聞之卻步,不敢使用。其實只要合理處理,絕大多數(約95%)患者都可以順利完成療程。
治療初期常見感冒樣癥狀,多在注射后3~4個小時出現畏寒、發熱和肌痛,亦可有惡心、嘔吐、腹瀉,可以預先給予解熱鎮痛劑使其緩解,一般于治療2~3次后逐漸減輕。
開始治療的2~3個月內可有骨髓抑制,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如下降明顯時停藥觀察,一般可自行恢復。
國外重視出現情緒改變、精神壓抑和憂郁等不良反應,但國內罕有出現此類精神癥狀,如出現此類癥狀則應停藥。若僅有失眠,對癥治療即可,不必停藥。
此外,尚可出現脫發、輕度皮疹,這種情況一般不必停藥。
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如腎病、心律失常、甲狀腺炎、糖尿病等,均應停藥觀察及做相應治療。
提高療效的探索
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是一種有效藥物,但療效尚不滿意,如何提高其療效,是當前大家關注的問題,有幾種方法正在研究當中。
干擾素的“誘導治療” 開始治療半個月或1個月,加大劑量和每日注射1次,使干擾素在血中維持較高和穩定的濃度。以后再改為隔日1次或每周3次。此法可能使療效有所提高,但不良反應亦會增加和加重。
長效干擾素 以聚乙二醇(PEG)制備PEG化干擾素,能延長干擾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從而對病毒發揮穩定的抑制作用,提高療效,且可每周注射1次。其制劑尚需臨床觀察驗證。
聯合其他藥物治療 干擾素聯合免疫調節劑,如胸腺素(日達仙)、胸腺肽等,或聯合其他抗病毒藥,如拉咪夫定、利巴韋林等,均有在臨床應用。有資料認為聯合用藥可提高療效,但尚待進一步科學驗證。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