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內鏡手術突破眼鼻交界區的手術禁區!患者術后當天可出院
通過“借道”鼻道和鼻竇,還“跨界”用耳鼻喉醫生常用的鼻內鏡來完成眼科手術?聽起來有點“天荒夜談”,但確實是真的。這是中山眼科中心的醫生探索出的眼科手術新路徑,據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與眼腫瘤科盧蓉教授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介紹,目前他們開展鼻內鏡輔助眼鼻相關手術已達100余臺,成功率幾乎達百分之百,都為患者帶來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盧蓉 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與眼腫瘤科教授
眼眶腫瘤如何下手?難倒眼鼻醫生
眼科和耳鼻咽喉科,屬于不同的專科,醫生手術方式也不同。但一些發生在眼鼻交界處的眼科疾病,卻讓眼鼻專家都犯難了。
比如一些靠近眼鼻交界處的眼眶間部腫瘤,如果眼科醫生按照傳統眼眶手術從眼部切口子進入,很難達到腫瘤的位置,還可能會碰到病人的視神經。而眼眶結構及視神經與鼻腔相毗鄰,通過“借道”鼻道和鼻竇,借助于“鼻內鏡”這種手術工具,可進行相關手術。但這類手術一般由鼻科醫生“跨界”操刀,如果不了解眼眶解剖結構與生理狀態,手術難度也很大。
應用鼻內鏡手術 患者術后當天可出院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2015年起,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與眼腫瘤科,與鼻科專家史波教授合作,率先開展鼻內鏡輔助眼鼻相關疾病的手術治療。盧蓉教授表示:“我們眼科醫生并沒有處理鼻內鏡的經驗,因此需要鼻科醫生培訓和指導。”中山眼科中心開展這類手術非常慎重,嚴格把握臨床適應癥,才有了成功率達100%的多臺手術。
而中山眼科中心眼眶病與眼腫瘤科醫師陳榮新認為,這種“跨界”術式也給醫生帶來了很大便利。對于眼科醫生來說,眶尖、視神經管或眶鼻溝通性病變,傳統眼眶手術方式不容易達到這些病變部位,風險較大,而鼻內鏡的出現,可以突破眼鼻交界區的手術禁區,為這些疾病的治療帶來新的手段與希望。其次,通過“新”的手術入路,經鼻腔開口,更“可視化”地達到手術部位,同時放大手術視野,解剖標志清楚,操作更直觀,利于解除病變。
對于患者而言,借助于鼻內鏡做眼鼻相關手術,能較好地隱藏傷口,顏面部的皮膚創傷大大減少,術后恢復快,縮短了住院時間,有些患者甚至當天就能出院。
鼻內鏡手術并非萬能 需理性對待
哪些臨床情況適合應用鼻內鏡手術來治療呢?據陳榮新醫師介紹,它可用于需要眶內側壁減壓或視神經管減壓的疾病、眶尖內側腫瘤、慢性淚囊炎等,同時鼻內鏡可輔助用于眶骨折整復及眶異物取出。
“但新術式雖好,也并不是萬能的”,陳榮新醫師表示,鼻內鏡操作并不能達到所有的眼眶解剖范圍。通常情況下,它可到達視神經及以視神經為界的內側眶內、眼眶底壁、眼眶尖、淚囊區。對于上述區域的病變,可以發揮較好的治療優勢,給眼科醫生帶來幫助,但在眼眶外側壁減壓上則具有局限性。此外,與傳統眼眶手術一樣,鼻內鏡輔助眼鼻相關手術也需要面對同樣的手術風險。因此,鼻內鏡作為一個“新”的手段,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兼顧傳統眼眶手術方式,綜合應用好“鼻內鏡”這個工具。
專家簡介:
盧蓉,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八年制長學制博士生全程導師。美國Texas州眼整形眼眶病中心訪問學者,美國Baylor醫學院Cullen眼科研究所眼表中心博士后,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會員,亞太地區眼整形眼眶病學會會員,《J TISSUE ENG REGEN M》、《Molecular Vision》、《ophthalmic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APJO》等雜志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人。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宏波 通訊員:邰夢云)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活壓力大與家庭矛盾致身心疲憊如何緩
2024-10-22瞼腺炎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什么是先天性上瞼下垂及如何治療?
2024-10-22主動脈弓綜合征視網膜病變有何癥狀表現
2024-10-22寶寶眼屎多是怎么回事?
2024-10-22青光眼能否被徹底治愈?
2024-10-22眼睛里長白色小疙瘩是什么原因及如何治
2024-10-22如何有效改善眼窩深陷的狀況?
2024-10-22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