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上瞼下垂怎么辦?上瞼下垂的3個治療方法
眼皮下垂,又稱上瞼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瞼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以致上瞼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當雙眼平視前方時,上眼瞼遮蓋角膜上緣超過2mm以上。提上瞼的肌肉有提上瞼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瞼肌由動眼神經支配,Müler氏肌受頸交感神經支配,當這二個肌肉的功能不全或喪失時,就會出現上眼皮下垂。上瞼下垂輕者可遮蓋部分瞳孔,嚴重者則全部瞳孔被遮蓋,不但有礙美觀,而且還影響視力,為了克服視力障礙,患者常常要緊縮額肌,皺額聳眉以提高上瞼位置,嚴重時則必須仰頭甚至用手指撫起上瞼才能視物。
上瞼下垂臨床表現:
患者屬先天性者,患者表現為自幼即雙眼上胞下垂,終日不能抬舉,視物時需仰首舉額張口,甚至須以手提起上胞方能視物。日久則額皮起皺褶,眉毛高聳。
屬后天性者,雙胞下垂,上午輕下午重,或休息后減輕,勞累后重,重者可伴有視一為二、身疲無力、吞咽困難等癥。注射新斯的明后癥狀消失或緩解。
上瞼下垂診斷依據
1、睜眼向前平視時,上胞遮蓋黑睛上緣超過2毫米,甚至遮蓋瞳神。
2、單眼上胞下垂者,患眼瞼裂寬度小于健眼。
3、雙眼上胞下垂者,具有額部皮膚皺褶、眉毛高聳的特殊面容和仰頭視物的特殊姿態。
后天性上瞼下垂按其病因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⑴動眼神經麻痹性上瞼下垂:由動眼神經或神經核受損所致,通常為單側性,常伴有眼球運動障礙,有時有復視。
⑵交感神經麻痹性上瞼下垂:為交感神經麻痹的部分癥狀,多見于頸部手術、外傷與甲狀腺患者。表現為上瞼輕度下垂、下瞼位置略高形成小瞼裂、眼球后陷、瞳孔縮小,構成Horner氏綜合癥。
⑶肌源性上瞼下垂:常見于重癥肌無力及進行性眼外肌麻痹,重癥肌無力引起的上瞼下垂,其程度隨著疲勞而加重,晨起時輕,晚間疲勞時加重,注射新斯的明后,癥狀明顯改善。
⑷機械性上瞼下垂:由于眼瞼本身的病變,如腫瘤、淀粉樣變、嚴重沙眼、炎癥水腫、外傷、組織增殖(象皮病)等所致。除直接破壞提上瞼肌外,還由于病變使眼瞼肥大,導致機械性下垂。另外有一種原因不明的上瞼下垂,即老年肌病性上瞼下垂,為原發性肌肉萎縮所致,且為雙側性,年老女性多見。
治療上瞼下垂的方法:
l、上瞼提肌縮短術
經過無數術者的改良,現在的治療上瞼下垂的方法變化很多,大致可分為經結膜切口(內切口法)和經皮膚切口(外切口法)或結膜和皮膚聯合切口的方法。此種治療上瞼下垂的方法適應于雙側或單側輕度或中度先天性上瞼下垂,且提上瞼肌仍有部分功能者(提上瞼肌的肌力在5mm或5mm以上)。
2、額肌筋膜懸吊法
這種治療上瞼下垂的方法是采用自體大腿的一小塊闊筋膜與額肌和上瞼相連,利用額肌收縮來加強上瞼提肌的力量,由于懸吊的筋膜日后有可能變松,有時會影響手術效果。
3、額肌瓣法治療上瞼下垂
這也是一種利用額頭肌肉收縮來加強上瞼提肌功能的方法,即使眼瞼肌肉完全失去功能,也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這種治療上瞼下垂的方法優點是只在眼皮沿著重瞼皺襞雙眼皮線)處做一小切口,就可以通過分離轉移額肌瓣完成手術,起到使眼睛睜大的作用,效果可靠持久。避免了切取大腿部筋膜的痛苦,同時還可形成雙眼皮,使眼睛灼灼有神,更加美麗。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紅眼病愈后眼睛常上火且舌頭干痛,如何
2024-10-24過敏性結膜炎能否用鹽酸西替利嗪片治療
2024-10-24肝腎陰虛致視力模糊,杞菊地黃丸有效嗎
2024-10-24黃藤素片服用多久停藥及再次服用時間
2024-10-24為何小樂敦兒童滴眼液未注明具體兒童年
2024-10-24媽媽眼睛干澀能否用羥糖甘滴眼液?
2024-10-24六周歲孩子眼干老眨眼能用小樂敦嗎?
2024-10-24
熱門文章
做完近視手術還會再近視嗎
2024-10-22近視眼手術能安全嗎
2024-10-22近視手術多大年齡能做?專業解析與適宜年齡段探討
2024-10-21近視手術怎么樣?專業解析手術效果、安全性與生活改變
2024-10-21全飛秒近視手術詳解:一步了解透
2024-10-17治療近視的儀器有哪些
2024-10-16近視350度嚴重嗎?專業解讀與應對策略
2024-10-15近視手術費多少錢?專業詳解助你明智選擇
2024-10-14